眾所周知,心臟病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的疾病。如今,我國每年都會有無數患者因為心臟病而失去生命,并且心臟病的發病人群是沒有限制的,任何人都可能患有心臟病的可能。那么,心臟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1、內科藥物治療
主要是指硝酸酯類和中藥合劑等冠脈擴張藥物(硝酸甘油、消心痛、魯南欣康、速效救心丸、丹參滴丸)。另外,鈣離子拮抗劑(合心爽、絡活喜)、β-受體阻斷劑(倍他樂克)可以起到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ACEI 類(悅寧定、蒙諾)可以減低心臟后負荷,在醫師的指導下可以酌情聯合使用。對于急性心肌梗塞6小時的沒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可以考慮施行溶栓治療。由于溶栓治療有腦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所以溶栓治療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并且應具備一旦溶栓失敗則轉行急診PTCA 或急診CABG治療的條件。
2、內科介入治療
包括 PTCA、支架植入、激光旋切等方法。介入治療最大的優點是創傷小,實施迅速,對于急性心梗等的治療有獨特的優勢,患者易于接受。但由于其本身技術上的缺陷,對于冠脈病變彌漫、伴有偏心性鈣化斑塊、多支病變、左主干病變等屬于絕對或相對禁忌。另外,在PTCA+支架植入6個月內約有1/4~1/3的患者出現冠脈內再狹窄,這是目前心臟內科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出現的覆膜支架使植入后再狹窄率明顯下降,但尚無遠期通暢率的報告,并且費用高昂。
3、外科手術治療
主要是指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和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 TMLR )。CABG手術的遠期效果在冠心病治療中是最好的,采用乳內動脈、橈動脈等搭橋,10年通暢率在90%以上;即使采用大隱靜脈等搭橋10年通暢率也在60%左右。在美國,每年CABG手術例數在幾十萬例以上,而在我國,由于心臟外科起步較晚、患者存在懼怕手術的心理、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每年CABG的手術例數不到5000例,并且都集中在北京等醫療水平相對高的地區,在全國的普遍推廣尚需進一步努力。
4、激光打孔
激光打孔手術是在80年代發展的技術,適用于不能行PTCA,也不能耐受CABG手術,但必須治療的嚴重冠心病患者,但現在其療效尚未完全肯定。
5、心臟移植
終末期冠心病患者,大面積心肌梗塞,心功能低下,EF值<30%;或彌漫性冠狀動脈病變,反復心絞痛,心梗發作,內科治療無效而又無法行搭橋手術的患者,可行心臟移植。
溫馨提示:心臟病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不可隨意停藥,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或心力衰竭的藥物是預防疾病發作的關鍵。同時,病人要定時測量血壓,定期復診,隨時關注病情的變化,以便發現癥狀后,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實用心臟病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