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是嚴重威脅現代人健康的殺手,病人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會引發病變,導致血栓形成與管腔狹窄,血管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下面為大家逐一介紹。
一、中醫辯證治療
1、寒濕熱毒之邪乘虛侵入機體與氣血相搏,熱邪迫血妄行故有紅斑,寒濕收斂,氣血凝滯,故腫脹疼痛。
2、病邪深沉,病勢遷延不愈,久病則耗傷氣血,損傷脾胃,正氣虛弱,無力驅邪,邪毒久戀轉為慢性血管炎。
3、寒濕熱毒之邪侵入肌膚,潛而隱伏,緩慢蘊結,又可出現二個病機。其一,寒濕熱毒之邪蘊結,瘀滯化熱,熱迫血妄行出現紅腫,熱甚則肉腐,故潰爛壞死。其二,寒濕熱毒之邪蘊結,阻滯氣血運行而氣滯血瘀。濕毒重濁粘滯,寒邪收斂,寒濕熱毒之邪雜而為病,產生慢性損害,則病勢遷延難愈。
二、血管炎的中醫中藥治療
血管炎是周圍血管疾病的一種,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治療血管炎的方法很多,尤其是中醫中藥治療在治療血管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薦閱讀:血管炎癥狀和預防
1、毒熱熾盛證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方藥:涼血五根湯加減:白茅根30g、瓜簍根15g,茜草根15g,紫菜根15g,板藍根30g,連翹15g,赤芍15g,丹參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2、氣血兩虛證治宜氣血兩補。方藥:八珍湯加減:當歸10g,川芎5g,白芍6g,熟地15g,人參3g,白術10g,茯苓8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溫馨提示:患者要避免勞累、撞傷、砸傷及凍傷;鞋襪要寬松,要保暖防寒。保持患肢清潔衛生,避免刺激損害皮膚。
【參考文獻:《協和名醫談:血管保衛戰》《血管外科臨床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