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是眼睛的多發病之一,由于其原因復雜致盲率高。首先我們看看眼球的外部結構——眼球壁。眼球壁有三層膜構成,外層為白色鞏膜,中間一層呈棕色的稱脈絡膜,內層為視網膜。每一層都有動脈,靜脈血管負責供給營養,但一旦內二層膜發生病變,就會引起組織工作癱瘓,引起眼底病。
患了眼底病的病人,其臨床表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現視力下降,嚴重是單眼或雙眼視力大幅下降,甚至無光感。如果累積黃斑部時,則會引起視物縮小變形等。二是視野縮小或有暗影。病人自覺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網”。
眼底病的病因是復雜的。常見于動脈硬漢,高血壓,糖尿病,腎炎,貧血,流感,結核,高度近視,顱內上位性病變等。而從發病人群看各個年齡段都有。
糖尿病的視網膜并發癥是世界上引起失明的四個主要原因之一,現已是致盲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而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超過10年約有半數合并有視網膜病變,其中1/4病人視力障礙甚至于失明。
患了眼底病,首先要對癥治療,治療原發病。如果你的眼睛出現了視力減退,視物模糊或變形,檢查眼底,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眼底病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手術兩種方法。藥物治療包括使用一些促進吸收的藥物,加強神經組織營養的藥物,消除炎癥的藥物。但是如果有視網膜牽拉、脫離和裂口,采用藥物是絕對無效的,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提醒患者切勿因為害怕手術而迷信藥物,導致病情不斷加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而出現失明的后果。
許多嚴重的眼底疾病,如復雜的視網膜脫離,晚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的眼外傷,眼內異物,眼內炎等等,以往無有效治療方法,最終眼球萎縮,失去眼球。而通過現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不但可以保留住眼球,還可能使患者殘留一定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