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同的患者胎停育有著不同的危害,對于有過流產的孕前期,中醫治療較西醫有明顯優勢,中醫可根據患者體質狀態進行有效治療,如固先天之腎,補后天之脾,調補氣血,使氣血暢旺,腎氣充實,以利于孕后胎有所系。胎停育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中醫在診斷上著重于整體、宏觀的“辨證”,西醫在診斷上著重于局部的、具體的辨病,宏觀“辨證”與具體“辨病”各有其優缺點。由干女性的生理特點,在婦產科疾病上較其他科疾病更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同時,還要考慮人體其他系統功能、年齡、自然界和社會對女性生殖功能的影響,這樣才能取證系統全面,辨證準確無誤,即所謂“證病結合,辨析互參”。最常用的是西醫診斷、中醫分型。方法是先西醫診斷確定疾病名稱,后由中醫的辨證方法確定疾病的證型,便于指導治療,這樣可以揚長避短,提高診斷效果。
胎停育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可由多種婦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要弄清胎停育的原因,可以通過檢查,掌握四診的全部資料,把辨病和辨證結合起來,作出診斷。一般來講,在這些婦科疾病中、卵巢功能的異常可辨為腎氣不足、腎陰虧損、肝氣郁結、肝郁化火,痰濕內蘊、氣虛血瘀等證型;子宮內膜炎可辨為氣虛血瘀、脾腎陽虛、濕熱下注、濕毒壅盛等證型。由上所述,采用中醫辨病和辨證相結合,或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方法,先辨病而后辨證,證病相參進行全面、準確的診斷,從而提出更加正確的治療方案,尤其是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中西醫在診斷上最好能結合起來。
無病是指疾病一時不能確診,此時宜從中醫辨證入手,如有些胎停育患者,各種檢查都未見異常,按中醫辨證,對腎虛、脾虛、氣血虛、肝郁、血瘀等證分別治之,往往能收到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