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皮膚表現以色素沉著和皮膚增厚最為多見。
1.皮膚色素沉著:發生率為93%~97%,表現為彌漫性棕色色素過度沉著,在間擦部位尤為突出,偶爾伴有色素減退斑( 其上毛發也變白)。
2. 硬皮病樣改變:發生率為77% ,表現為皮膚緊繃、增厚、腫脹、皮膚表面光滑、肢端硬化、不能握拳等,并可伴舌系帶變短、雷諾現象、肺功能減低等。ishikawa報告的1例皮膚活檢顯示皮膚增厚,真皮下層膠原纖維水腫、纖維化,故認為符合硬皮病的改變; 而shelley報告的1例皮膚活檢則未發現膠原異常。
3.皮膚血管瘤:發生率為26%,被認為是本病最有特征性的皮膚改變之一。表現為多發性暗紅色圓頂形結節,表面光滑,直徑數毫米,主要見于軀干和四肢近端,也可見于頭部。組織學上顯示為毛細血管瘤的改變或為未成熟的內皮細胞增殖,并有吞噬紅細胞的現象,故與kaposi肉瘤的細胞變化相似。
4. 毛發改變:占78%~81%,表現為多毛癥、毛發增粗和毳毛硬化。
5. 多汗癥:發生率約為66%。
6. 指甲變化: 主要表現為杵狀甲(56%),還可有白甲(terry甲-指/趾甲近端呈堊白色,遠端為正常半透明)和指甲混濁。
7.其他:fishel等報告的1例有多發性脂溢性角化、魚鱗病和網狀青斑合并紫癜管炎)損害。( 二)神經系統表現
為病人最早和最突出的癥狀。主要表
現為慢性進行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炎,類似于格林! 巴利綜合征,臨床癥狀為四肢末梢感覺異常,皮膚有燒灼感,并呈對稱性地逐漸向近端擴展,深部腱反射減弱,不久出現肌無力、肌肉萎縮,許多病人因嚴重無力而不能行走。神經傳導的研究顯示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顯著減慢。神經束活檢顯示為軸突變性和節段性脫髓鞘。
顱神經一般不受侵犯,但97%的病人腦脊液檢查可見蛋白顯著增高(為正常人的5~10倍),細胞計數可≥10×106/l ( 10/mm3 ),約62%的病人存在視神經乳頭水腫。
( 三)內分泌改變
可表現為陽痿(78%)、男性乳房女性化(68% )、閉經(68%)、對葡萄糖耐受不良(48% )和甲狀腺功能低下(10% ),較少見的還有腎上腺功能不全,催乳激素分泌過高和促性腺激素升高等。
( 四)全身水腫
有下肢可凹性水腫者約占91%,有腹水者占62%~68%,有胸腔積液者占24%~0% 。
( 五)器官腫大
主要表現為肝脾明顯腫大和廣泛的淋巴結腫大。其中肝腫大者占67%,脾腫大者占37%,淋巴結腫大者占64%。
( 六)其他:48%~70%的病人有低熱, 還可以有回腸麻痹和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本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各種臨床癥狀中,神經系統改變、器官腫大、內分泌改變、水腫及皮膚色素沉著和硬化等癥狀常在疾病的第一年內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