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由于現代醫學尚未完全明確糖尿病的發病機理,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只有注意飲食結構,多做運動,調節心理情緒等日常方法控制糖尿病的病情,科學合理的預防或降低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可降低與糖尿病有關的死亡率,延長糖尿病病人的壽命,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對于那些病情較重的患者,光靠運動,飲食可能無法控制病情。這時就需要配合藥物治療。以下是對一些常用藥的介紹。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之西藥
1、磺脲類
最早應用的口服降糖藥之一,現已發展到第三代,仍是臨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而發揮作用。餐前半小時服藥效果最佳最。
2、雙胍類
口服降糖藥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誘發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如調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對于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薦使用。為減輕雙胍類藥物的胃腸副作用,一般建議餐后服用。
3、糖苷酶抑制劑
通過抑制小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為的造成“少吃多餐”),從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適宜那些單純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與第一口飯同服,且膳食中必須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時才能發揮效果。
4、噻唑烷二酮
迄今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藥。為胰島素增敏劑,通過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與胰島素低抗有關的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該類藥物應用過程中須密切注意肝功能。
5、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近年開發的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起效快、作用時間短,對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進餐前服用。更多糖尿病用藥查詢>>>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之胰島素
胰島素的種類非常繁多,常見的分類方法主要有:
1、根據作用時間分類:
短效胰島素:即最常用的一種普通胰島素,為無色透明液體,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時間為20~30分鐘,作用高峰為2~4小時,持續時間5~8小時。
中效胰島素:又叫低精蛋白鋅胰島素,為乳白色渾濁液體,起效時間為1.5~4小時,作用高峰6~10小時,持續 時間約12~14小時。
長效胰島素:又叫精蛋白鋅胰島素,也為乳白色渾濁液體,起效時間3~4小時,作用高峰14~20小時,持續時間約24~36小時。
預混胰島素:為了適應進一步的需要,進口胰島素又將其中的短效制劑和中效制劑(R和N)進行不同比例的混合,產生作用時間介于兩者之間的預混胰島素。
2、根據來源分類:
牛胰島素:自牛胰腺提取而來,分子結構有三個氨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療效稍差,容易發生過敏或胰島素抵抗。動物胰島素唯一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患者可以輕松負擔。
豬胰島素:自豬胰腺提取而來,分子中僅有一個氨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因此療效比牛胰島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島素少。目前國產胰島素多屬豬胰島素。
人胰島素:人胰島素并非從人的胰腺提取而來,而是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純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價格較貴。進口的胰島素均為人胰島素。國內日前也漸漸開始具有生產人胰島素的能力了。
3、根據胰島素濃度分類:
U-40:40單位/毫升。
U-100:100單位/毫升,常專用于胰島素筆。
國內胰島素均為40單位/毫升,國外胰島素則兩種都有?;颊咴谟米⑸淦鞒槿∫葝u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種濃度胰島素,否則后果嚴重。
不同濃度的胰島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規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島素筆。
糖尿病的用藥誤區
誤區一:血糖偏高,但算不上糖尿病,不必服用降糖藥。
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圍是3.9~6.1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正常范圍是6.1~7.8毫摩/升。所以,超過上述兩個標準的人,其體內血糖調控機制已經存在缺陷。
有人說,我空腹血糖沒有超過7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沒有超過11.1毫摩/升,算不上糖尿病,不需要服用降糖藥。殊不知,血糖正常范圍是根據對大多數健康人群的調查而設定的,血糖一旦超過正常范圍,就有可能對微血管壁、周圍神經等組織和器官產生損害,長期還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周圍神經病變等多種疾病。另外,血糖偏高還會對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產生毒性,導致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進一步衰退,減低胰島素分泌,血糖進一步升高,很快變成嚴重的糖尿病。
所以,一旦發現血糖超過正常值,就應嚴格控制飲食,如血糖值仍不能恢復正常,就要積極進行“干預治療”,即服用糖苷酶抑制劑或胰島素增敏劑,以防止并發癥的出現,延緩和阻止糖尿病的形成。干預治療一段時間后,應復查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恢復正常,則可停服降糖藥。
誤區二:雖為糖尿病,但無任何癥狀,用不用藥都無所謂。
患了糖尿病以后,如果不能將血糖長期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還可發生蛋白尿、冠心病、白內障、周圍神經病變等一系列并發癥,導致心、腦、腎等主要器官受損。因此,積極服用降糖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是十分重要的。
誤區三:使用降糖藥會上癮,會損害肝腎功能,能不用盡量不用。
有的人認為,自己血糖雖然偏高,但自覺身體良好,吃得下、睡得著,而一旦吃了降糖藥就會上癮,天天要吃藥,頓頓不離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服用降糖藥是不會上癮的,至于吃得下、睡得著,并不是衡量健康的標準,有許多疾病就是在吃吃喝喝中產生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越吃得下,血糖就越高。對糖尿病人來說,適當服用一些降糖藥,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就可以減少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毒性,防止胰島功能進一步衰退,甚至使胰島功能有所恢復,使糖尿病得以減輕。
溫馨提示:可以肯定地說,服用降糖藥是不會上癮的,至于吃得下、睡得著,并不是衡量健康的標準,有許多疾病就是在吃吃喝喝中產生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越吃得下,血糖就越高。
(參考文獻:《糖尿病怎么治療》速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