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女性多見,女性為男性的2~3倍。由于甲狀腺癌的病理類型較多,生物學特性差異很大。低度惡性的甲狀腺癌有時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轉移還能帶瘤生存5年左右,但高度惡性的甲狀腺癌可以在短期內死亡。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癌都發生在青壯年。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已知分化性甲狀腺癌(乳頭狀腺癌和濾泡狀癌)與放射線及流行性甲狀腺腫大有關;髓樣癌有家族遺傳性;部分未分化癌可能來自分化性乳頭狀腺癌和濾泡狀癌。甲狀腺癌發病年齡因類型不同而異,乳頭狀腺癌分布最廣,可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至百歲老人;濾泡狀癌可見于20~100 歲,髓樣癌多發生于40~80歲,未分化癌多見于40~90歲。
甲狀腺癌屬中醫學“癭瘤”疾的范疇,與石癭相似,古人并已觀察到該病的發生與地區環境密切相關。并提出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等五癭的分類。堅硬不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即名肉癭;盤脈露結者,名盤癭;赤脈交替者,名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氣癭。
【治療原則】
1、早期診斷及早期手術是最好的治療。對乳頭狀癌可作為甲狀腺切除及同側的淋巴結切除;對濾泡癌可作一葉及局部淋巴切除;全甲狀腺切除常用于髓樣癌及未分化癌。術后應用甲狀腺素或三碘甲狀腺胺酸,作替代療法。
2、藥物治療主要用以治療復發病變和迅速惡化的腫瘤。對分化差的、未分化癌,在術后可試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
3、放射性碘對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有效,對髓樣癌或未分化癌則無效。即使腫瘤已不能手術,并能遠處轉移者,對原發性頸部腫塊,仍可合用放射治療,以減少和防止壓迫,同時采用藥物為主的綜合治療。
一、中醫藥治療
(一) 中藥透皮治療
博生癌寧所含藥物的有效成份具有高活性的抗癌離子的靶向作用,快速破壞癌腫組織中活躍的癌細胞質膜,從而能有效抑制,殺滅腫瘤細胞,且具有高度選擇性的不損傷正常細胞,并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和血色素,防止患者因放化療而使白細胞急劇下降,避免了免疫功能和造血機能遭到破壞,使各種生命指征明顯好轉。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用博生癌寧穴位貼貼敷背部脊柱兩側的肺俞、肝俞和腎俞穴,可刺激穴位及骨髓,使造血功能得到改善,在短期內升高白細胞和血小板,使之恢復到正常水平。甲狀腺癌中晚期患者已出現廣泛浸潤及遠端轉移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大博生癌寧用量,并配合口服“百福生膠囊”,內外兼治,針對性地進行抗腫瘤治療,固扶元氣,祛邪攻毒,達到有效地治療目的。
(二) 辨證分型治療
1、氣滯血瘀型
證候:頸前腫塊活動受限且質硬,胸悶氣憋,心煩易怒,頭痛目眩,舌質紫黯,脈弦數。
治法:理氣化痰,散瘀破結。
方藥:通氣散結湯加減。黨參、當歸、天花粉、黃芩、貝母,川芎、膽南星、炮山甲、海藻、莪術、丹參,夏枯草、蜀羊腺、龍葵、丹參、豬茯苓、石菖蒲或四海舒郁妨湯加減。
黨參、當歸、天花粉、黃芩、貝母各15g,川芎、膽南星、炮山甲、海藻、莪術、丹參各12g,夏枯草、蜀羊腺、龍葵、丹參、豬茯苓、石菖蒲各20g或四海舒郁妨湯加減。
2、痰凝毒聚型
證候:頸前腫塊有時脹痛,咳嗽多痰,瘰疬叢生,舌質灰黯,苔厚膩,甚則筋骨疼痛,大便干,脈弦滑。
治法:化痰軟堅,消癭解毒。
方藥:海藻玉壺湯加減。海藻、夏枯草、海帶,陳皮、川芎、黃藥子,海浮石、海螵蛸、忍冬藤,黃芩,黃連,黃芪,貓爪草。或用海藻解毒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