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視力障礙為最常見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與脹感、視物模糊,繼之癥狀加重,表現視力明顯降低或喪失。
視野缺損可分為兩種:雙顳側偏盲:如為腫瘤壓迫所致兩側神經傳導至鼻側視網膜視覺的纖維受累時,不能接受雙側光刺激而出現雙顳側偏盲。腫瘤逐漸長大時,因一側受壓重而失去視覺功能則一側全盲,另一側為顳側偏盲,最后兩側均呈全盲。同向偏盲:視束或外側膝狀體以后通路的損害,可產生一側鼻側與另一側顳側視野缺損,稱為同向偏盲。視束與中樞出現的偏盲不同,前者伴有對光反射消失,后者光反射存在;前者偏盲完整,而后者多不完整呈象限性偏盲;前者患者主觀感覺癥狀較后者顯著,后者多無自覺癥狀;后者視野中心視力保存在,呈黃斑回避現象。
鑒別診斷視神經損傷的方法:視力減退或喪失 靜風神經科。顱腦損傷(craniocerebral injury) 當顱底骨折經過蝶骨骨突或骨折片損傷頸內動脈時,可產生頸內動脈—海綿竇瘺,表現為頭部或眶部連續性雜音,搏動性眼球突出,眼球運動受限和視力進行性減退等。根據有明確的外傷史,X光片有顱底骨折及腦血管造影檢查臨床診斷不難。
視野缺損。雙顳側偏盲。腦垂體瘤(pituitary adenoma) 早期垂體瘤常無視力視野障礙。如腫瘤長大,向上伸展壓迫視交叉,則出現視野缺損,外上象限首先受影響,紅視野最先表現出來。此時病人在路上行走時易碰撞路邊行人或障礙物。以后病變增大、壓迫較重,則白視野也受影響,漸至雙顳側偏盲。如果未及時治療,視野缺損可再擴大,并且視力也有減退,以致全盲。垂體瘤除有視力視野改變外,最常見的為內分泌癥狀,如生長激素細胞發生腺瘤,臨床表現為肢端肥大癥,如果發生在青春期以前,可呈現巨人癥。如催乳素細胞發生腺瘤,在女病人可出現閉經、泌乳、不育等。垂體瘤病人X光片多有蝶鞍擴大、鞍底破壞、頭顱CT、MRI可見腫瘤生長,內分泌檢查各種激素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