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多見于50歲以后的人群,這種疾病起病緩慢,發展遲緩。通常情況下,自身體的一側上肢開始發展,逐漸擴展到同一側的下肢、身體對側上肢及下肢。帕金森早期主要表現為肢體震顫、肌肉強直和運動緩慢,在發展的中晚期發展為行走步態異常。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包括運動障礙(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步態異常)和非運動癥狀(自主神經損傷和認知障礙等)。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步態異常被認為是帕金森病的“核心體征”。
1.震顫
震顫是帕金森的一種最為典型的癥狀。以靜止性震顫為主,部分伴有姿勢性和動作性震顫。震顫頻率為4~6 Hz。多自肢體遠端開始。手部可表現為規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的“搓丸樣”對掌動作。震顫在肢體靜止放松時明顯,隨意運動時可減輕。部分患者震顫可累及下頜、口、唇、舌及頭部等。
2.肌強直
伸肌和屈肌張力均增高,呈“鉛管樣肌強直”;合并震顫時表現為“齒輪樣肌強直”,即伸屈肢體時感到持續阻力伴有斷續的停頓感。嚴重肌強直可導致腰痛、關節痛、肢體疼痛等,容易誤診為骨關節病。
3.運動遲緩和運動減少
對于帕金森病的這種癥狀,通常是容易忽略的一種表現。是否有隨意運動的減少和遲緩對于帕金森病的診斷是關鍵點,患者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一些動作出現緩慢。行走中的肢體聯帶動作減少,精細動作困難。寫字出現越寫越小的“寫字過小征”。面部表情減少、瞬目動作少、雙眼凝視,呈“面具臉”。出現言語緩慢、聲調低沉,吞咽緩慢、困難等。
4.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常有便秘、尿頻、排尿不暢,以后可出現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中晚期患者可出現直立性低血壓表現,汗液分泌異常,頭面部皮脂分泌增多。
5.精神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
多數帕金森患者會產生抑郁,中晚期患者更容易出現認知性障礙,少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癡呆癥狀。帕金森作為一種嚴重的身體障礙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危害性。一旦發現有以上類似癥狀,不能存在僥幸心理,以為是偶然性的突發性的某些因素導致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