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唇癌是指發生于上下口唇的惡性腫瘤為口腔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占全身惡性腫瘤的0.1%~0.5%,占口腔惡性腫瘤的7.1%~15.0%,歐美國家唇癌患者較多,占口腔癌的20%~30%。一般下唇比上唇易受累,約90%~95%發生在下唇紅緣部,而且以下唇的外1/3處為多見。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為7:1。高發年齡為50~70歲。
此外,唇癌絕大多數為高分化之鱗狀細胞癌,多在良性贅生物的病變基礎上發生,其生長速度較慢,預后較好,一般5年生存率為70%以上,本病的病因可能與局部長期受異物刺激,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有關。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贅、肉芽腫及裂口等長期不愈,亦可導致癌變。
唇紅部指唇紅皮膚緣至上下唇接觸線之間的范圍,這個部位的癌癥發生與種族有關,皮膚顏色深者,發生率低,而皮膚白嫩則發生率高,有人認為皮膚色素是一種保護層,它可以防止紫外線及化學物質制癌劑進入體內,從而防止癌的發生。此外日光照射也起重要作用,農村戶外作業者患癌率高。
唇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中醫學屬“繭唇”范疇?!锻饪普凇?、《瘍醫大全》及《醫宗金鑒》等古醫籍中均有不少記載?!锻饪普凇分^:“繭唇,瘍結似豆,漸大若蠶繭。”《瘍醫大全》載:“繭唇生于嘴唇……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漸漸腫大,¨…或翻花如楊梅,如疙瘩,如靈芝,如菌,形狀不一”。對本病的治療,中醫學有內服、外治等方法,值得進一步發掘。
總之,診斷鑒別根據患者病史,特別是有唇粘膜白斑、唇乳頭狀瘤、血管瘤等病史,加之長期吸煙病史。再有臨床癥狀,結合輔助檢查,活組織病檢,可明確診斷。但需與唇粘膜過程角化癥、唇炎、唇乳突狀瘤、血管瘤等疾病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