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Tumor)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異常病變。學界一般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
那么,對于腫瘤我們該如何去診斷呢?尤其是惡性腫瘤,下面我們就請北京三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的專家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所說的癌即指惡性腫瘤而言。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分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良性惡性的區別常根據臨床的預后加以判定。
兩者的鑒別可見下表,但也有很多例外,常常難以嚴格的區別。這也由各個腫瘤細胞所處的環境條件來決定。有的學者主張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之間是存在著連續的階段,可是有的良性、腫瘤例如前列腺腺瘤、乳腺纖維腺瘤、子宮肌瘤、血管球瘤等是和內分泌、神經等機體調節機制有密切關系的組織增生,因而有的學者主張它和惡性腫瘤有本質上的區別。
有時,癌癥可在導致癥狀之前被發現。對沒有任何癥狀的或高危人群進行檢查叫做癌癥普查。癌癥普查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直接或間接的內臟檢查。
在體檢過程中,醫生可發現異常腫物;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液和尿液檢查,宮頸涂片,和大便隱血試驗;內臟檢查可通過一根很細的管子如腸鏡,讓醫生直接檢查直腸和結腸的內部,或間接地通過X線圖象(如通過鉬鈀片檢查乳房內腫瘤) 。
醫生在推薦某個檢查之前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人的年齡、病史、一般健康、家族史和生活習慣。另外,還要考慮檢查的準確性和風險度。如果發現了癌癥,醫生需考慮治療的有效率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