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腫瘤的血尿和疼痛是主要癥狀。其他陽性體征不多,有時可觸到積水的腎臟。當輸尿管下端周圍有浸潤時,直腸或陰道指診可觸到腫塊。輸尿管息肉發病年齡多大20~40歲,發病都位則多在輸尿管上段。由于息肉較長其尖端可缺血壞死而導致血尿,但息肉可激發輸尿管套疊而引起劇痛。專家提示:一旦發現自身有此癥狀應盡早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斷。
一、檢查項目
1、尿常規檢:可查見紅細胞。
2、尿脫落細胞檢查:診斷正確率60%~70%,應用流式細胞儀(FCM)可以更敏感地發現腫瘤細胞。
3、影像學檢查:
(1)靜脈尿路造影:輸尿管有偏心性或中心性充盈缺損,表面毛糙不齊、凹凸不平,形狀不整或呈長圓形;病灶處輸尿管輪廓消失;梗阻上方有不同程度積水,腎功能減退;腫瘤下方呈杯口狀擴張。
(2)逆行造影:如阻塞完全,逆行造影表現與靜脈尿路造影相仿,阻塞端尖削,邊緣不齊或呈杯口狀,杯口邊緣毛糙、不對稱。逆行造影顯示癌腫下方輸尿管擴大呈“高腳杯”狀,對確診有重要意義。
(3)CT檢查:早期小腫瘤<1 cm時難以發現,但可觀察到腎盂積水及周圍組織浸潤和淋巴結轉移情況。
(4)MRI:在腫瘤分期上較CT準確。對診斷不清的梗阻性腫瘤診斷有幫助。
(5)腎動脈造影:上段輸尿管的癌腫,偶可見腎盂、輸尿管動脈增粗,伸向腫瘤區,有時還可見纖細的腫瘤血管。并發腎盂積水時,腎內動脈拉直且分開。
(6)B超:一般只能發現腎盂積水和較大的轉移灶。有時可見腫瘤為中等回聲或稍低回聲,其上方輸尿管擴張。
4、器械檢查:
(1)膀胱鏡:可見患側輸尿管口噴血尿,因為20%的患者合并膀胱癌,故必須觀察膀胱內有無腫瘤。并可做逆行造影檢查,也可用帶刷輸尿管導管取組織做病理學檢查,診斷陽性率達90%。
(2)輸尿管鏡:可直接到達腫瘤部位,觀察腫瘤形態、大小并取活檢,86%~92%的患者可以確診。
二、鑒別診斷
1、輸尿管陰性結石:多見于40歲以下青壯年,以絞痛為特點。肉眼血尿少見,多數為鏡下血尿,常與絞痛并存。輸尿管陰性結石可以引起結石部位以上尿路梗阻,造影發現輸尿管內有負影。如用造影劑后仍不能確診,可作輸尿管充氣作雙重對比造影。此時陰性結石多能顯影。CT平掃檢查于梗阻段輸尿管發現高密度的結石陰影。
2、輸尿管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下青壯年。病史長,造影見充盈缺損,其表面光滑,范圍較輸尿管腫瘤大,多在2cm以上,甚至可達10cm。部位多在近腎盂輸尿管連接處。反復從尿液中找癌細胞陰性,可資鑒別。
3、膀胱癌:位于壁段輸尿管周圍的膀胱癌可將輸尿管口遮蓋。需與下段輸尿管癌突入膀胱相鑒別。輸尿管癌突入膀胱有兩種情況,一是腫瘤有蒂,瘤體在膀胱,蒂在輸尿管;二是腫瘤沒有蒂,瘤體在輸尿管和膀胱各一部分。鑒別主要靠膀胱鏡檢查??捎苗R鞘前端推開膀胱腫瘤觀察與輸尿管口的關系。如有蒂與輸尿管內相連,則可明確輸尿管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