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后遺癥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老年性疾病,該病的威脅很大,生活中很多人對于中風后遺癥不是十分了解,有些患者被診斷出病情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治療難度大不說,還可能對患者構成生命威脅。認識“中風后遺癥的診斷有哪些方法”能幫助患者及時有效的發現疾病,然后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對于中風后遺癥的診斷請大家能去正規的醫院。那么,中風后遺癥的診斷有哪些方法?接下來就聽聽專家的詳細介紹吧。
中風后遺癥的診斷有哪些方法?
一、腦CT掃描
腦CT對出血性中風診斷率為1OO%,對缺血性中風的診斷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風在發病24小時以后才能顯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風發病24小時后再查CT。
二、血糖、尿糖測定
中風病人的治療和預后,與其有無糖尿病關系很大。中風急性期空腹血糖超過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腦損害嚴重,死亡率較高。所以,即使以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也應監測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醫生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中風以后可以出現一過性的血糖升高,況且有的病人對自己過去有無糖尿病并不清楚。
三、白細胞總數及分類
白細胞總數與中風的預后有密切關系。白細胞數量過少會導致患者有生命危險。是中風后遺癥的診斷方法。
四、嗜酸細胞計數
隨著病情的不同,嗜酸細胞數目也不同。病情越重,嗜酸細胞越少,病情好轉,嗜酸細胞數目則逐漸恢復。如果嗜酸細胞逐漸減少且經過1~2周仍不恢復,往往預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