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生活中很常見對疾病,雖說痔瘡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對于很多人采取錯誤和消極的態度來對待痔瘡,可是痔瘡正在慢慢強大。所以痔瘡一定要正確對待,更要科學治療。如果出現肛門疼痛,大便出血,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那么如何做好檢查呢,看是不是痔瘡呢,痔瘡患者應該了解哪些痔瘡的檢查方法呢?
痔瘡檢查一般要在排便后進行,一旦來到醫院,就會關心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檢查。在這里大體說一下檢查的情況。
首先需要進行的是問診
醫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收集與痔有關的信息。到目前為止痔的發生經過、自覺癥狀,自己曾經試過的治療方法,是否有便秘,大便形態及次數等都需要問。
只是在比較忙碌的醫院,因為在問診上花費的時間并不充足,可以把上述的項目事先列舉出來,寫在病歷上,這樣相對來說就方便了。當然,對藥物過敏的病人更應如此。
第二步即視診 用眼睛觀察肛門部
此時,要采取容易看見肛門的姿勢。雖有如圖所示的三種姿勢,不同醫院和醫生,往往選擇其認為最容易檢查的姿勢。因為是診察疾病,就沒有必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就難以做檢查。這和放置聽診器什么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此,還要考慮對脫肛及外痔作大致的診斷。
下一步需進行的是指診
醫生把手指置人肛門內,通過其觸覺,來檢查痔的狀態,可以說這是各種檢查方法中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了,經驗豐富的醫生甚至可用一根手指就能掌握肛門內部的狀況。
內痔也好,殘留的糞塊也好,即使是腫瘤也完全能夠通過于感而檢查出來。
如果根據指診發現了相應的目標,為了進一步確診,可以使用肛門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