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最早由維也納兒童精神病學家Asperger (1944) 提出, 描述為一組社會隔離和有奇特或古怪行為的兒童, 他們在嬰幼兒期與家人親熱卻與同伴隔離, 社交方式笨拙。盡管他們的語言發育沒有顯著的偏異, 但還是很難進行有效的交談。在非語言交流上亦存在困難, 很少運用手勢或面部表情進行交流。
兒童孤獨癥最早由Kanner (1943) 報道, 主要表現為極端孤僻, 不能和他人發展人際關系;語言發育遲緩, 失去了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重復簡單的游戲活動, 并渴望維持原樣不變, 缺乏想象性游戲。因兒童孤獨癥與AS 有許多相似之處, Wing (1981)、DSM-III (及-R )均認為AS 是兒童孤獨癥的輕度變異。ICD-10, DSM -IV 及CCMD-2-R 中才明確AS是廣泛發育障礙中的一個亞型。
我們對兩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調查分析, 以期得出鑒別要點。AS、兒童孤獨癥、Rett 綜合征、嬰兒癡呆等同屬廣泛發育障礙。廣泛發育障礙中各亞型的病因均不明確, 臨床特點、病程、預后不同,治療上亦無特效方法。仔細分型有利于深入研究。Ret t 綜合征、嬰兒癡呆各有其典型癥狀和病程變化規律。Gillberg (1989) 在瑞典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AS 的患病率2.6~ 3.0‰, 至少3~5 倍于嚴格定義的兒童孤獨癥。目前國內對AS 臨床特征的識別能力尚需提高, 而將AS 與兒童孤獨癥區分出來正是診斷AS 的重要環節。
從結果可以看出, AS 和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 但也存在一些明顯差異, 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①在社會交往障礙上, 兩者均表現有不能和同齡人交往, 沒有親密的朋友。兒童孤獨癥表現更為明顯, 他們往往迥避他人(包括父母) , 常常對他人的呼喚聽而不聞。AS 則保留著笨拙的社交方式, 單方面地與人交往, 和父母有情感交流, 能夠共同分享樂趣, 不少患兒喜歡別的成人。
②在語言交流障礙上, AS 往往語言發育正常, 但存在交流上的困難, 表面上講話較多, 其實是對人講話而不是與人交流, 話題單調, 內容局限。兒童孤獨癥中不少語言發育遲緩或不發育, 即使有語言也不會主動與人交談、提出話題。A S 和兒童孤獨癥均有刻板重復語言, 語言音調、節律的障礙。
③在非語言交流障礙上, 兩者都不能用目光傳遞信息, 面部表情局限, 此外AS 還表現判斷“社交距離”上的障礙, 常與他人走得太近, 用軀體動作單方面地表達喜愛之情。
④在運動技能發展方面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AS患者往往動作笨拙不協調, 而兒童孤獨癥患兒則動作靈活。
⑤在興趣和行為方面, 兩者都有興趣局限, 孤獨癥患兒喜歡旋轉物體, 刻板動作多見。掌握了AS 和兒童孤獨癥各自的臨床特征后, 這不難將AS 和兒童孤獨癥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