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是由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錳、礦酸鈣及微量的鉀、鈉、鐵所構成。并呈現出黃色、棕色、或者黑色。通俗地說:“牙結石即牙垢”,是附著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積物的總稱。
牙結石的形成受唾液量、唾液成分不同而異,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口腔內不同的部位,形成的量也有所不同,在唾液腺導管口相對處的牙面、如下前牙舌側面和上磨牙頰側面,沉積更換。最快可形成于潔牙后的48小時。其外觀呈棕色或黑色。輕度結石附著在牙頸部,重度結石則布滿整個牙面。由于人體口腔結構及神經支配的復雜性,不同部位的牙石的癥狀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作出嚴格的鑒別診斷。
一、分類
牙結石是附著在牙冠或牙頸部的鈣化的礦物質。牙結石的存在可引起牙齦和牙周組織病變。可以說,牙結石是牙齦病的病因之一。牙結石常常引起牙齦組織出血及口腔異味等。如果一個人的牙周組織發炎,又有大量牙結石,可加重牙周組織的炎癥。此時如果及時去除牙結石,有利于牙周組織炎癥的消退。牙結石有多有少,不同的牙齒部位其數量不一樣,了解牙結石的多少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常常用牙結石的多少作為研究牙周病的指標之一;個人了解牙結石的多少可以測量自己刷牙的質量,為清潔口腔作參考。牙結石的多少可分為以下幾度:
1、0度:無軟垢及牙結石。
2、l度;少許軟垢或牙結石,但末超過牙面的l/3。
3、2度:有牙結石,末超過冠面的1/3,有少量的齦下結石。
4、3度:牙結石不超過冠面的2/3,有較多的齦下結石。1.牙宣:早期有牙齒浮起感,咀嚼無力,遇冷水時牙齒發酸,經常有口臭、口粘,進食或刷牙時牙齦流血。
二、牙列缺損
牙列缺損是指在上下頜牙列內部分牙齒缺失。其中以齲病和牙周病最為常見。
三、牙列缺失
牙列缺失指上頜、下頜或上下頜的天然牙全部缺失。用以修復上下頜牙列缺失的義齒,成為全口義齒。用以修復單頜牙列缺失的義齒,稱為單頜全口義齒。
四、錯頜畸形
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關系錯位、上下頜骨位置或大小異常及牙頜與面顱關系不協調等畸形,又稱牙頜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