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一直提倡避免和禁止近親結婚,目的是為了優生優育,避免低智商寶寶的出生。而異地結婚就會避開這種現象,生出的寶寶不僅健康,而且聰明。所以,異地結婚有利于優生。
遠在15-16世紀,清政府從甘肅等地移民了一批百姓到新疆達坂城一帶,他們與當地居民通婚后,生出的孩子即漂亮又聰明,即造就了當時漂亮的“達坂城姑娘”。動聽的民歌《達坂城的姑娘》,就是當年的音樂大師王洛賓受到激發而創作的,之后隨著這支歌曲的傳揚,使達坂城的維吾爾姑娘響譽中外。許多中外游客一到西北,都欲一睹達坂城姑娘的風采。
然而,如今達坂城的姑娘普遍都沒有當年那么漂亮了。這是什么原因呢?社會學家和醫學家們經過調查發現,原來由于達坂城交通閉塞,當地人只在一個狹小的生活圈內通婚,久而久之,達坂城的姑娘便失去了昔日的迷人風采!
這種地域上的通婚現象,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在貧困的山區里,他們祖祖輩輩都在一塊狹小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封閉的山坳里,一代又一代重復著婚喪嫁娶的人生大事。
據有關部門對全國6省市1441戶農民家庭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多數農民通婚范圍方圓不會超過25公里,84.7%的農民通婚不出縣,51%的農民通婚不出鄉,30%的農民通婚不出村,甚至還存在有不少人口素質普遍低下的傻子村。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遼寧省本溪市的431個村委會中,18-45歲的癡呆傻人竟達2014人,可悲的是,其中居然還有697人結了婚,共生了988個孩子,加起來就是1685個傻子和劣智者。這就是通婚圈范圍太小所展示給人類的殘酷數字。
我們都知道,不能和三代以內的近親結婚。但如果通婚圈太小,即使不是三代以內的親屬,也可能是四代、五代或六代以內的親屬,因為他們身上都攜帶有一種比例的相同基因。有的盡管沒有親緣關系,但如果代代相互通婚,后代體內攜帶的相同基因就會越來越多,科學上稱之為“遺傳因子的純合化”。遺傳因子純合化程度越高,遺傳病的發病率也會上升。
然而,兩個在血緣上沒有關系,在地理上又相隔甚遠的男女婚配,其基因純合的機會少,患隱性遺傳病的后代也少,而且生出的孩子在其體質、天賦是也會明顯優于父母。據調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聚集的全國許多少年精英,其父母沒有一對是近親婚配。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互相婚配,其后代會比父母更聰明、更健美。老百姓有句罵人的口頭語——“雜種”,其實,這種“雜種”不但不該挨罵,反倒應該大力提倡。如同生物界存在著雜種優勢的現象一樣,即“雜交出良種”。兩地相隔越遙遠,其優化的概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