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氣溫變化無常、霧霾天氣持續,小兒感冒咳嗽的特別多,最常見的就是支氣管肺炎,主要癥狀就是咳嗽、流鼻涕、發熱、食欲差等,此病主要是由于普通感冒或者是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家長一旦發現小兒這種癥狀,就要及時的送醫院就診,以免引發更多的并發癥,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幫助小兒早日康復。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方法
1、氧氣療法
是糾正低氧血癥,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腦水腫的主要療法之一。因此,有缺氧表現時應及時給氧。最常用鼻前庭導管持續吸氧,直至缺氧消失方可停止。新生兒或鼻腔分泌物多者,以及經鼻導管給氧后缺氧癥狀不緩解者,可用口罩、鼻塞、頭罩或氧帳給氧。給氧濃度過高,流量過大,持續時間過長,容易導致不良副作用,如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等。嚴重缺氧出現呼吸衰竭時,應及時用呼吸器間歇正壓給氧或持續正壓給氧以改善通氣功能。
2、抗菌藥物治療
抗生素主要用于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及有繼發細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治療前應作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養加藥敏試驗,以便于針對性選用有效藥物。在病原菌未明,對未用過抗生素治療的患兒,應首選青霉素,每次20~40萬U,每日肌內注射2次,直至體溫正常后5~7天為止。重癥者可增加劑量2~3倍,靜脈給藥。年齡小或病情嚴重者需用廣譜抗生素聯合治療,可用氨芐青霉素,每日50~100mg/kg,分2次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加用慶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青霉素療效不佳或對青霉素過敏的患兒改用紅霉素,每日15~30mg/kg,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釋成0.5~lmg/ml,分2次靜滴。疑為金葡菌感染可用新青霉素Ⅱ,Ⅲ加慶大霉素或氯霉素等,亦可應用先鋒霉素、萬古霉素等。疑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可用氨芐青霉素加慶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病原體己明確者,根據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治療。支原體、衣原體感染首選紅霉素。真菌感染應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選用制霉菌素霧化吸入,每次5萬U,4~6小時一次,亦可用克霉唑、大扶康或二性霉素B。
3、抗病毒藥物治療
國內用病毒唑治療早期腺病毒肺炎有一定療效,對晚期的病例療效不明顯。該藥尚可試用于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對上藥療效不明顯。
用乳清液霧化劑氣霧吸入治療合胞病毒肺炎,對減輕癥狀縮短療程均有一定作用。
4、對癥治療
咳嗽有痰者,不可濫用鎮咳劑,因抑制咳嗽而不利于排痰。為避免痰液阻塞支氣管,可選用祛痰劑如復方甘草合劑、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漿、敵咳糖漿等。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
1、翻身拍背
患兒咳嗽、咳痰時,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可用霧化吸入劑幫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鐘。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2小時一次,使患兒保持半臥位,有利痰液排出。
2、保暖
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愛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攝氏度以上。
3、多喂水
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
4、營養充分
小兒患支氣管炎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兒體內營養缺乏是不容忽視的。對此,家長對患兒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
5、退熱
小兒支氣管炎時多為中低熱,如果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但幼兒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6、保持家庭良好環境
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防止煙害對患兒的不利影響。
溫馨提示:為了防止更多的呼吸道疾病,專家建議空氣比較好的時候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以免著涼;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和空氣密閉場所,必須到公共場所時要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不隨地吐痰的衛生習慣;多喝水、多鍛煉,注意飲食平衡和勞逸結合,增加自身免疫力;做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打掃,保持室內外衛生;一旦出現發熱、頭痛、咳嗽等癥狀,要及時佩戴口罩到醫院檢查;發現短期內多人出現流感樣癥狀時,要及時報告至疾病預防控制部門。
【參考文獻:《小兒肺炎》《小兒肺部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