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分為很多種類,主要是有兩大類。一是慢性乙肝,二是急性乙肝。乙肝的病發率非常高,據報道現在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有3.5億人數。一般成人在急性感染后有5%~10%可攜帶病毒,兒童在感染后一般是是90%轉為攜帶者,其中一些人的病情會發生惡化,轉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一、慢性活動乙型病毒性肝炎
1.體征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腫大或黃疸(排除其他原因).
2.肝臟病理組織學特征
臨床上慢活肝輕型與慢遷肝很難區別,確診須借助病理組織學特征與臨床表現相結合.慢活肝的病理改變以碎屑狀壞死為主要特征,小葉內點狀或灶狀壞死,甚至灶性融合性壞死以及變性和炎癥反應.并依據壞死程度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3.肝功能檢查
ALT反復或持續升高,血漿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膽紅素長期或反復異常.
二、慢性遷延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1.肝臟病理組織檢查可出現三類情況
慢性小葉性肝炎主要是肝小葉內的炎癥和肝細胞的變性及壞死;慢性間隔性肝炎主要是匯管區有纖維細胞向小葉內伸展形成間隔;慢性門脈性肝炎門脈區有少量炎性細胞浸潤,致使門脈區增大.
2.肝功能檢查ALT持續或間歇異常
3.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尚未痊愈者
如無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史,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較輕不足以診斷慢性活動性肝炎者.
4.HBV標記物檢查
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指標,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陰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項陽性,病程持續半年以上。
三、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1.流行病學資料
半年內接受過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醫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尤其是性接觸.
2.體征
(1).肝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2)皮膚,鞏膜黃染.
3.癥狀表現
近期出現的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持續一周以上的明顯乏力和消化道癥狀.
4.肝功能檢查
谷丙轉氨酶(ALT)明顯增高.
四、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1.肝功能異常
特別是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40%.
2.體征
肝濁音界迅速縮小等.
3.HBV檢測
符合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指標,但HBsAg可陰性而早期出現抗HBs陽性和抗HBe陽性.
溫馨提示:乙肝的必須要及時并有效的進行治療,否則會很大程度上增加惡化的可能性,由于乙型病毒性具有很大的復制性所以治療過程比較慢,時期需要比較長。乙肝患者經常容易疲勞,沒有精神,由于肝功能受損進食也逐漸減少,出現消化不良等癥狀,所以要注意多多休息不宜勞累。
【參考文獻:《乙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