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方面,中年以后最好能經常量血壓。因為初期的高血壓常常沒有癥狀。最好能早期發現,早期控制,并根據量得的血壓,做為飲食與藥物控制的參考。高血壓控制的好不好,病人的參與非常重要,病人應知道什么是高血壓(收縮壓140以上,舒張壓90以上),避免攝取過多鹽分,自己正確的量血壓(在休息狀態,血壓計與心臟同高,目前市面上有多種電子血壓計,很方便,最好選用手臂型,不要用手腕型的),并記錄血壓值,與醫師討論。
從各方面預防中風偏癱
心臟病方面,適量的抗凝血劑 (INR 2-3)可減少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抗凝血劑的安全劑量范圍很窄,劑量太高,會導致出血的危險,劑量太低則沒有預防血栓的效果,且口服的抗凝血劑與許多藥物和食物會有交互作用,所以應遵從醫師的醫囑服藥與抽血檢查。切不可自行貿然停藥或自行調整劑量。
糖尿病方面,糖尿病的患者應了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被剝奪了享受美食的樂趣。最好能向營養師請教,學習常吃的食物的營養成分,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只能嘗嘗味道不可大量攝取。本院有營養門診,有需要的患者可請你的主治醫師幫你預約。若糖尿病嚴重到需要口服降血糖藥或是胰島素控制時,應固定找一位醫師追蹤治療,并定期驗血糖。最好能自己買血糖機,自己驗血糖并不困難,學會如何測指尖血血糖,可使病情控制的更理想。也應了解哪些癥狀發生時(發抖、冒冷汗、全身虛弱無力、癲癇、嗜睡、昏迷)可能意味著血糖過低。在身體不對勁的時候,馬上測血糖,一般血糖機,幾十秒后就知道結果。若是血糖太低(小于70 mg/dl),趕快喝甜的飲料或吃糖果,即可好轉。有一些不幸的案例,因為服用降血糖藥卻忘了或來不及吃飯造成嚴重低血糖,送到醫院時已拖了一段時間,腦細胞嚴重受損,導致癡呆,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若是在一發生時能立刻驗血糖,馬上得知血糖值并補充糖份,就不會有這樣的遺憾了。
高血脂方面,飲食控制也很重要。盡量少吃油炸的食物,必要時應向營養師請教。高血脂患者若需服用降血脂的藥,應由醫師處方,并定期監測血中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濃度。不要自己買“清血路”的藥來吃。
抽煙的人,應盡早戒煙,抽煙不僅增加腦中風的機會,也增加心臟病、肺病及多種癌癥的危險性。實在是壞處多多。抽煙不但自己受害,身旁的人吸二手煙,一樣受到荼毒。抽煙的人要戒煙,戒不掉,至少要尊重不吸煙的人,不要讓別人吸二手煙。不吸煙的人,應維護自身的權力,有人在您面前吸煙時,要勇于說不。吸煙這個行為,讓煙商賺了錢,吸煙的人賠了健康,全民健保的被保險人(就是我們大家,尤其是不吸煙的人)多支出不少費用,希望大家一起來反煙。
喝少量酒的人缺血性腦中風機會比完全不喝酒的人少,但是喝酒過量,則會造成許多并發癥,不僅增加中風的機會,也會破壞肝臟,造成小腦萎縮,并且容易發生意外事故。所以小酌一番,是有益健康的。但千萬不要喝醉或過度飲酒。
頸動脈狹窄與腦中風有明顯的關系。頸動脈狹窄早期大多沒有癥狀,現在科技進步,可以用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得知是否有明顯的狹窄。曾有暫時性缺血發作、長期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最好能每年檢查頸動脈超音波,若發現頸動脈有明顯的狹窄,可以開刀或置放血管支架以減低腦梗塞的機會。
暫時性缺血發作意味著腦內某部分血管已嚴重狹窄將要完全阻塞,或是已塞住了后來又自行打通。有此情形發生時,應立即到急診室求診。
另外,冬天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要做好保暖的準備,以免突然遇冷,血管急遽收縮,使血壓突然升高,而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預防勝于治療,希望大家平時就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過量飲酒,多吃蔬菜,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