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進水、受傷發炎,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普通的炎癥還可以利用藥物進行治療,一段時間過后就會好,但若發展到中耳炎甚至中耳乳突炎后,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中耳感染可引起耳聾,中耳乳突炎的預防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預防
1、預防急性乳突炎的發生,在于積極、及時地治療急性中耳炎。
2、急性乳突炎發生后,在一定時間內將自行潰破,向外擴展,應及時去醫院施行單純乳突鑿開術,將其中耳、乳突處的化膿物質引流物清除干凈,以防向外擴展,形成耳后膿腫,向內擴展形成腦膜炎等顱內并發癥。
3、應提高病人身體健康素質,加強營養,提供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飲食。加強抵抗力淵撇緊急山料,保持敷料整潔直至傷口愈合。
二、注意事項
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中耳是一個重要的傳音器官,中耳感染主要引起傳導性耳聾。中耳通過非常薄的骨壁和兩個窗膜與顱內及內耳相通,通過咽鼓管與鼻咽腔相通。所以外耳道的炎癥、鼻腔、鼻竇及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感染均可造成中耳乳突炎,治療不當或不治療還可引起內耳及顱內感染。兒童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其咽鼓管的解剖特點更易使鼻部感染引入中耳,造成反復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及化膿性中耳炎。病人最初的臨床表現為耳部悶脹感、耳疼、聽力下降等癥狀。
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還有間斷性或持續性耳流膿、流水,可遷延數年至數十年。嚴重者可出現眩暈、頭痛、發熱、惡心、嘔吐及面癱等癥狀。這些現象提示慢性中耳炎出現了顱內和顱外并發癥,病情危重。尤其在膽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高致膿液引流障礙,同時膽脂瘤上皮堆積對骨質的破壞性很大,極易引起上述并發癥。這些患者臨床癥狀相對隱蔽,偶有耳流膿,漸進性聽力下降時有頭痛,患者多不予重視故更為危險。我科過去手術治療慢性的中耳炎患者中約50%為膽脂瘤型中耳炎。其中有些就是以面癱、迷路炎、腦膿腫等合并癥就診的。
嚴密觀察并發癥發生,乳突炎特別是骨瘍型和膽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作時,因引流障礙,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感染可經骨壁的破壞區,擴展或通過骨鱗縫、前庭窗、蝸窗等自然了孔道,或經血管及骨血栓性靜脈炎,而使感染蔓延至鄰近組織器官,引起各種并發癥;顱外有面神經麻痹、迷路炎、頸部膿腫等。顱內有硬腦膜外膿腫,硬腦膜下膿腫,乙狀竇血栓靜脈炎,腦膜炎、腦膿腫、腦積水等。凡化膿性中耳乳突炎病人,有耳痛及頭痛增重,畏寒發熱、眩暈,惡心嘔吐、神志改變等,均應考慮并發癥發生的可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才能減少病痛,挽救生命。
三、護理
1、生活節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生活有序,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做到茶飯有規律,生存起居有常、不過度勞累、心境開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忌煙酒。
2、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魚等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和易消化的滋補食品。少吃油膩過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溫補食物;少吃不帶殼的海鮮、筍、芋等容易過敏的"發物";少吃含化學物質、防腐劑、添加劑的飲料和零食。忌食過酸、過辣、過咸等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