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腦外傷外傷后癲癇:外傷后癲癇是指腦外傷以后發生的癲癇。癲癇發作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引起, 10%的嚴重腦非貫通傷和 40%腦貫通傷患者發生癲癇,可以在腦外傷后數年才出現。發作類型與異常放電起源的部位有關??拱d癇藥物如苯妥英、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鈉通常能控制外傷后癲癇。盡管未得到廣泛推薦,實際上許多醫生仍在腦外傷患者中預防性使用這些藥物。一旦確診為外傷性癲癇,藥物治療要維持好幾年或終身服用。
2. 腦外傷失語:失語是指大腦皮質語言中樞受損后,導致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喪失。失語的患者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喪失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以是全面的喪失。對大多數人來說,左側顳葉及其鄰近的額葉是語言中樞。腦卒中、腦腫瘤、腦外傷或顱內感染累及到這個區域的任何部分,都至少會影響某些語言功能。
3. 腦外傷失用:失用是指不能完成指令性的有目的的和連續的動作。失用是一種不常見的障礙,常發生在頂葉或額葉損害后。失用患者對完成目的性或連續復雜動作的記憶似乎已喪失。四肢沒有相應器質性損害,但卻不能完成有目的的運動。比如釘扣子這個動作,實際上包括一系列步驟,失用患者不能按步驟完成。
4. 失認:失認是一種少見癥狀,能看見或感知某物體但不能把它與該物體的作用和功能聯系起來。失認患者不能辨認熟悉的面孔或一些普通的物體如勺子或鉛筆,盡管他能看見也能描述這些物體。失認是由于頂葉和顳葉某些部位受到損害所致,這些部位通常與物體的外觀、用法、重要性的記憶有關。失認常發生于腦外傷和腦卒中,有些患者失認可自發緩解,另一些患者則必須重新學習怎樣適應這種功能喪失。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