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很多腦外傷患者面臨著生命的考驗,很多人是由于外力作用引發的,要想避免自己的健康受損,我們應注意及時確診患者的腦外傷癥狀,對癥治療,可以讓患者少受傷害。
1、輕微的腦外傷
可引起嘔吐、面色蒼白、易激惹或嗜睡,沒有意識喪失或任何直接的神經系統體征。如果癥狀持續6小時以上或繼續惡化,不管外傷是否嚴重,醫生都應該進行評估并作進一步檢查。腦震蕩是頭部外傷之后立即發生的神經功能障礙和意識喪失。應該立即評估,因為這種神經功能障礙和意識喪失時間短暫。往往不能回憶外傷本身或事故前瞬間的事情,但常沒有其他腦損傷的癥狀。
2、腦振蕩綜合癥
腦振蕩后出現短暫意識喪失,一般30分鐘內恢復。醒后病人對受傷當時情景和傷前片刻情況不能回憶。病人可有頭痛,嘔吐,眩暈(眩暈【譯】: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易激惹,情緒不穩,缺乏自信,注意渙散,植物神經癥狀如皮膚蒼白,冷汗,血壓下降,脈搏緩慢,呼吸淺慢等。
3、顱內出血和腦水腫
腦外傷可引起腦挫裂傷、腦組織的撕裂傷或腦周圍的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出血和腦水腫。比較常見的腦損害是彌漫(分布廣泛的)的腦細胞的損傷。彌漫性腦損傷導致腦細胞腫脹,顱內壓逐漸升高。結果,兒童可能喪失肌力或感覺,逐漸嗜睡或昏迷。這些癥狀暗示有嚴重的腦損傷,很可能導致永久性腦損害和難以恢復。腦水腫繼續惡化,顱內壓進一步升高,結果使未受累組織被壓向相反方向的顱骨,造成永久性損害或死亡。腦水腫的危險結果通常出現在外傷之后的最初48~72小時。
4、顱骨骨折
如果發生顱骨骨折,大腦損害可能更嚴重。然而,經常出現有腦損傷而沒有顱骨骨折,以及經常出現有顱骨骨折而沒有腦損傷。骨折發生在顱后或顱底(底部)通常顯示了碰撞的嚴重程度,因為顱骨的這部分是相當厚的。X線片檢查或CT通常不能發現顱底骨折。然而,下面的癥狀暗示了這種骨折的類型:
1.腦脊液(保護腦組織的清澈液體)從鼻孔或耳道流出;
2.如果耳膜破裂血液積聚在中耳后或從耳道出血;
3.耳后淤血或眼周圍淤血(熊貓眼);
4.血液積聚在顱竇里(僅僅能在X線片上看見)。
溫馨提示:
要注意運用支持性心理護理的基本技術,尊重、關懷病人,并加強溝通。幫助病人了解疾病性質,解除顧慮,詳細了解病人以及家屬和朋友等情況,以便建立良好人際關系與解決實際問題。促使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神經病學 神經系統外傷》、《外傷急救基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