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個知識誤區——只要是心臟不舒服,就是所謂的“心臟病”。什么心悸、心慌、胸悶、憋氣、氣短等等,就簡單的看作是心臟病的征兆。實則不然。以上說到的幾種癥狀表現,也是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表現。區分這兩種病癥,涉及到心臟神經官能癥診斷的問題。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癥狀。與心臟病的診斷鑒別主要看以下幾方面:
(一)病史、癥狀:
青壯年女性多見,出現心血管系統的癥狀多種多樣,時輕時重但多不嚴重,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但可與器質性心臟病同時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礎上發生。病史應注意有無焦慮、情緒激動、精神創傷或過度勞累等誘因,是否曾被診斷為心臟病,心慌、氣短或心前區不適等感覺與活動、勞累和心情的相關關系,睡眠狀況如何。既往的心臟檢查結果、用藥史及療效。
(二)體檢發現:
體格檢查常無特殊發現。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強,可伴有心前區I-II級柔和的收縮期雜音,偶有早搏出現。
(三)鑒別診斷: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診斷需在排除心臟器質性病變的基礎上做出,診斷時宜慎重。應排除內分泌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及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冠心病患者的胸部不適常與活動或體力勞動有關,心得安試驗陰性,運動試驗陽性;心肌病患者心臟超聲檢查有陽性發現;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有上感病史,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可供鑒別。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