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小樣兒一般是是由于媽媽懷孕期間營養不良、貧血等,造成胎兒營養不良,使得胎兒在宮內發育受阻。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但是這樣的孩子臨床上也不少見,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應做好預防。
足月小樣兒的預防
1、加強孕婦保健,避免一切不利于胎兒宮內生長的因素。及時處理孕母合并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加強胎兒宮內監護,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并對孕母進行治療。
3、如有宮內窘迫,應立即行剖宮產。
足月小樣兒的預后
小樣兒的圍產期死亡率顯著高于正常新生兒。主要死因包括胎兒慢性缺氧、出生時窒息、窒息致多系統功能異常(如缺氧缺血性腦病、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心肌損傷)及致死性先天畸形等。可發生發育、神經行為及智力落后,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的發病率亦為正常新生兒的5~10倍。
足月小樣兒的護理
1、患兒置于重癥監護病房, 配備暖箱、輸液泵、吸引器和復蘇氣囊等設備。加強足月小樣兒的護理管理, 做好系統化整體護理。
2、保持呼吸道通暢,足月小樣兒娩出后, 立即清理呼吸道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患兒取右側臥位, 由專人看護, 必要時給予吸氧, 防止發生窒息。
3、保暖,由于足月小樣兒生活能力低, 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 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 室溫應保持在22 ~ 24 ℃, 濕度為55 % ~65 % , 箱溫為30~32 ℃, 如發生硬腫癥, 應將箱溫調節到26~32 ℃。保暖應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 治療護理集中進行, 避免散熱, 以維持體溫穩定。
4、合理喂養,因足月小樣兒消化器官功能發育不完善,應合理喂養,最好生后30min 內開始哺喂母乳,無法母乳喂養者可用低體重配合奶喂養。每日記錄出入量,準確測量體重,為掌握營養狀況提供可靠依據,確保合理喂養。
5、預防感染,足月小樣兒抵抗力低下,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醫護人員入室更衣、換鞋、戴口罩, 嚴禁非專業人員和患感染性疾病者入內。地面、桌面用1∶200“84”消毒液消毒, 空氣除用紫外線消毒外,配合用空氣清新器利用臭氧消毒。定時開窗通風, 確保室內空氣新鮮, 環境整潔, 接觸小樣兒前后要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總之,足月小樣兒有可能是某些先天性疾病造成的,如遺傳代謝病、染色體疾病。也有可能是孕期營養不良造成的,包括孕母營養不良或臍帶、胎盤等疾病造成的供給胎兒的營養不足。足月小樣兒部分在生后也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應定期監測身長、體重、頭圍發育及智力發育。是否存在后遺癥只能隨診觀察,必要時可以檢查是否存在遺傳道謝病或染色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