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幫助患者從抑郁癥的陷階中自拔出來,有三方面的工作要做:行為,思維,還有支持系統。在患者努力改善情緒的過程中,抑郁癥還會不斷地在暗中削弱患者,因此患者要時刻保持警惕。當你打算試用什么自助的辦法時,抑郁會在你轉變的道路上設置障礙,在患者的腦中塞滿種種悲觀的想法:“怎么努力也白費”;“什么結果也不會有”;“我的情緒太壞,連試一試都不感興趣了”。這類想法阻礙你運用自身的力量來改變自己。
應對抑郁癥的有效措施推薦
幫助自己脫離抑郁的最好辦法是集中注意于一些能引導你走上正確方向的微小轉變上。不要老是盯著遙遠的地平線,而要著眼于腳下道路的下一個拐彎。目標是放下你的包袱,使你的心情比現在有所好轉,但不要認為一下子就能徹底轉變過來。如果你能集中注意作出一些微小的轉變,其余的就會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因此在開始的時候,一次只用一種策略,進行一段時間后(比如:一周之后),再增加另一種策略,逐漸發展成適合于你本人的一套方法。
行為方面的工作
抑郁使人困倦,消耗人的精力,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厲害,能使人變得懶散,遲鈍。正是這種懶散和遲鈍,阻礙著治療的進行。因此,幫助你走出心灰意懶泥沼的第一步就是重新投身于日常活動中去。
(一) 給自己安排一點簡單的事情
給自己安排一點由于心情抑郁而中斷的簡單事情。也許這些事情在你心情正常時會覺得過于簡單,那也不要介意,例如寫一封信,打個電話,逛逛商店,熨熨衣服,到學校去接孩子,或者會見同事,等等。你不想做這些事情,正說明這些事情此時此刻對你來說并不簡單,這跟一個感冒病患者覺得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卻難于做到是一個道理。對自己要寬厚一點,現實一點,要知道你正處于抑郁狀態,這和平時是不一樣的。
那些抑郁感不太嚴重的人,會采納下面這種其實井沒有什么用處的態度:“振作起來,別再呻吟,繼續干下去!”這種態度雖然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從根本上說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強迫自己去干你所畏懼或感到厭倦的事情,只會加深你的抑郁。認為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做不到是由于自己意志薄弱,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最有效的態度是承認你正患有抑郁癥,就像承認你正患著重感冒一樣,然后想辦法讓自己稍為多干一點什么事情。雖然有些事在你心情正常時是很喜歡干的,然而現在讓你去干你就不一定會喜歡了。比方說,你本來很喜歡在午餐時會見朋友,現在由于心情抑郁,你可能會中止這項活動,你會覺得這項活動沒有什么意思,你不想讓朋友們看見你心情不佳,你會覺得自己并不是什么寶貴的人物,而是別人的一個負擔。盡管這樣,你還是應該去干這件事,因為它是你邁出抑郁的第一步。
一旦你重新投入你所放棄的活動之中,抑郁癥對你的控制就會削弱。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抑郁心情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煙消云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