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疾病我們都不是全部經歷過,我們也不可能全部都經歷,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一些疾病的預防能力就會不一樣,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的就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引發病癥的發生。雖然我們不能避免病菌的傾入,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其進行預防。從而也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一些感染所引發疾病。躁郁癥也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預防來減少癥狀的發生。
心理社會因素因素在發病和復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心理調節:
1、學習心理衛生知識,掌握心理調試方法,培養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2、矯正不良的認知模式,如對人、對事、對己、對社會過度從否定、悲觀、負面的角度看問題,自卑或自尊心過強,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能對自身和周圍環境做出客觀評價,心存偏見和敵意;
3、矯正不良行為模式,如沖動盲目、不顧后果,孤僻離群、獨處索居,缺乏溝通和社會交往;
4、避免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避免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的生活狀態,適當給自己減壓和放松。
早發現、早治療,防復發
1、注意識別焦慮、抑郁、憤怒、厭倦的情緒等不良情緒,注意識別疾病的早期表現,早發現,早咨詢,有病盡早治療;
2、雙相障礙易反復發作,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學會監控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應對策略,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定期門診復查,與醫生溝通,監測病情和藥物副反應,維持病情穩定,防復發;
3、避免病情反復發作,造成疾病難以治療護理,功能損害。
預后良好的因素包括
病前性格良好,社會適應能力良好,急性起病,病程短,發病前存在明顯的心理社會應激或軀體疾病,發病年齡晚,獲得早期治療,治療效果好,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好,無反復發作史,無精神疾病家族史,沒有合并人格障礙、焦慮障礙、藥物依賴、精神活性物質依賴、軀體疾病等。反之預后不佳。
要想達到一個預防的效果,這不僅僅只是說著的這么簡單,最重要的還是要學習一些心理衛生知識,才能有效地找出相應得措施。但避免不了的還是早發現、早治療,這對您的疾病也是做到一個盡快消除病菌的作用。除此,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和一個輕松的精神狀態,這對于您的大腦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