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垂釣鱸魚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鱸魚比較適合使用路亞的釣法來垂釣,路亞鱸魚的時候總會遇見跑魚的現象,大家知道跑魚的原因是什么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路亞鱸魚的七個跑魚原因,告訴大家相關的路亞技巧。
跑魚的原因
路亞鱸魚是許多釣友都很喜歡的垂釣方式,但是我們在垂釣的時候總會遇見跑魚的現象,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根據以往路亞鱸魚的經驗總結了以下七種原因,希望能給釣友們帶來一些幫助。
1、線組有問題
首先可能是因為線組的原因導致跑魚的現象,線經太細或主子線受傷。甩鱸線經好用0.6mm以上,這樣的線經在甩鱸時才能用上勁,以前我也用過0.5mm當主線,后斷線無數,改用0.6mm以上,覺得使用效果很好,因為與鱸搏斗要較勁的,總不能松著曳力讓魚跑,否則潮時是不等人的。
防止主子線受傷的技巧也很多,比如像子線與鉛的結合處一定要勤查,特別投時與礁一接觸易傷線,發現傷線要立即重綁,線與轉環的結結處應引起重視,特別是當釣到大魚后,結結的力已到極限,如果再上鉤大魚,很易在結結處斷線,因此,也宜在釣上大魚后重綁結頭。平時要多觀察主子線是否發毛或者有割痕,絕不能有半點大意。
2、鉤子有問題
鉤子質量差,釣到魚后被拉直或斷鉤。有的魚鉤由于濺火太老或者太嫩,都會出現上述情況,因此,在選鉤時,要選擇好的魚鉤,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更換。
3、線被磨斷
在甩鱸時吃牢章跳,由于子線用的是尼龍線,極易被章跳磨斷,因此,在釣章跳季節,特別是易生章跳的礁邊甩鱸時,盡可能使用鋼絲線,預防萬一。
4、線被割斷
船釣時,魚上鉤后易穿向危險區,如船底,葉子邊等,釣者要有清醒頭腦,盡量牽魚離開危險區域,岸釣也一樣,鱸魚上鉤后很會往礁逢里穿,而割斷魚線,必要時不拼也得拼把魚牽回。
5、鱸魚自己甩掉鉤餌
鱸魚上鉤后有個跑魚絕招,叫洗鰓,魚頭穿出水面高頻率的擺動,易甩掉魚鉤。這是釣者必須引起重視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迅速將竿梢貼近水面,并用力將魚壓下水面,此時切不可松線,這是要領,岸磯甩鱸與船釣都一樣的。
6、釣友誤判
還有種跑魚情況是當你搖輪收線時,突然覺得掛鉤了,很多這種情況是魚咬鉤,而你自已卻不知,認為是釣到地球了,還拼命地回鉤,當魚跳起來后已脫鉤而去了,因此,筆者建議你在搖輪時碰到異樣感覺應毫不猶豫提竿,以減少失誤率。
7、抄魚不當跑魚
岸磯甩鱸時,釣到魚如何起魚是關健的一環,處理不好易跑魚,特別是在沒抄網的情況下起魚,所以在你甩鱸時應觀察好地形,一般來說,坡面狀的地開形起魚好,魚遛乏后可將魚起至坡面狀的礁邊,此時要等到浪頭打來,再用力將魚牽至岸上安全。
路亞海鱸的6個實用技巧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釣魚亦是如此,我們要從鱸魚習性、釣時、路亞擬餌、德州釣組、釣點、釣法六個方面來說說該怎樣路亞淡水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