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需要哪些主要用具?
用于垂釣的器具稱為垂釣用具,亦稱漁具。按其用途來說,垂釣用具可分為主要用具和輔助用具兩部分。
(一)主要用具
1、釣竿
臺釣的主要對象是鯽魚。一般活動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邊較近的地方,魚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間,大不過500克,因此,釣竿一般選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鋼中調竿。當然,也需要根據不同水域情況進行選擇。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環境,防止觸電。硬調竿比較適合初學臺釣者。
2、釣線
魚線:臺釣釣線由兩部分組成。從竿尖到鉛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線(或母線),鉛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線(或支線)。釣小型魚線都比較細,因怕小魚受驚嚇所以線要細。臺釣的釣線應選用柔軟、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強度釣線。專釣鯽魚的主線直徑不超過0.20毫米,子線不超過0.10毫米。這么細的線要是釣到大魚肯定會跑魚!但是,“魚和熊掌不可間得”,所以寧可多釣些小魚也不愿釣不到魚!魚線還分為多種:“陶瓷線”,“尼龍線”……可去魚具店細細詢問,一般根據對象魚、釣竿和釣線的抗拉強度來選定。
3、魚鉤
臺釣一般釣魚,不需大鉤,且為了摘鉤快,采用不帶倒刺的魚鉤。目前市場上有專供臺釣使用的無倒刺魚鉤出售,可根據所釣魚的大小選定相應大小的鉤。若實在買不到無倒刺鉤,也可自行解決,簡單的方法是,將大小合適的鉤,比如海津6號鉤,用尖咀鉗子順著鉤尖的方向把鉤的倒刺往回一夾即可。若出現毛刺,就得勞駕您動手用銼銼一下。
4、魚漂
臺釣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形狀好是上下尖,中間大的流線型,整體均勻細長者,并且標示顏色要鮮艷醒目,標示段不可過多。一般漂頭為實心細桿,粗細和鉛筆芯相仿。漂身好是孔雀羽根或巴爾沙木的,塑料制作的靈敏度不好。浮漂標示桿(漂尖部分)分為實心與空心兩種,實心靈敏性高,但穩定性較差,遇有風吹草動,難辨咬鉤的真偽。因此有人喜歡用空心細塑管標尾。市場出售的達摩浮漂,常為許多釣者喜歡。魚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選用幾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魚漂,根據需要更換。
浮漂的選擇應根據水深淺、竿長短、魚大小、視力好壞來確定。水深、風大、魚竿長,適合用大漂;水淺、風小、魚竿短宜用小漂。大餌釣大魚,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視力好可用小漂,較靈敏,視力差則可選擇較粗較大的浮漂。但浮漂與鉛墜的配合一定要恰當。
5、鉛墜
一般用鉛皮為佳,因便于調整輕重。
(二)、輔助用具
1、坐椅與竿架
竿架與坐椅初期是分離的,現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離的,比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臺釣專用坐椅,即比較通用的釣箱。竿架和釣箱合為一體,同時可架兩支竿,使用起來極為方便。
2、魚護
是由金屬框架與錦綸絲網組成,長度應為2米以上,直徑30--40厘米。由于魚護的空間撐開,呈圓筒型,魚在魚護中比較安靜,避免了對釣點附近魚的驚擾。長度大,是便于適應各種不同的釣點,岸邊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魚護掛在支架上,魚護口連有一細金屬絲,或在魚護口安上“擋針”,十分便利于順手將釣上來的魚磕入護內,節省時間。
3、太陽傘
用來遮陽和擋雨,既保護身體,又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4、工具盒
裝必要的工具與備用的小漁具,如鉤、墜、線、太空豆、聯結環、浮漂等等。
5、餌料盒
裝各種干濕餌料。
6、其它
主要是飲食、藥物用品攜帶的袋包等。
除了配齊這些工具外,臺灣釣法還明確規定了各種工具的擺放方式、擺放位置、順序等,采用臺釣時都需嚴格遵守。在垂釣現場,竿架上擱竿應放在垂釣者正前方,餌料盒位于竿架與垂釣者之間。垂釣者右手邊依次是工具盒、竿袋,與釣者平行位置。魚護應設在垂釣者的左前方,手抄網則在正左邊。
結語:上文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北京釣魚的相關知識,北京的釣友想要釣魚的話可以選擇小編介紹的這六個地方哦,去釣場釣魚一定要實現準備好相應的釣魚工具,因為,一般的釣場都是不提供釣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