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從事泌尿科臨床已有36年,擅長泌尿外科的復雜的疑難疾病的診治工作。比如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結石等等疾病的治療,特別擅長泌尿外科惡性腫瘤的腔鏡手術,就內窺鏡手術,也是浙江省領先開展這一工作的醫生之一。
向 Ta 提問
-
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會出現什么癥狀
泌尿系統感染又稱尿路感染。男性患此疾病常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燒灼感、排尿困難、發燒、血尿等,不過也有少數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具體因人而異。 一、男性尿路感染分類 1.膀胱炎、尿道炎:主要癥狀為尿路刺激(尿頻、尿急、尿痛),部分病人會出現血尿或排尿困難。 2.急性腎盂腎炎:主要癥狀有發熱、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以及尿路刺激、腰部鈍痛或酸痛,少數患者可能無明顯尿路刺激。 3.慢性腎盂腎炎:患者多為曾患急性腎盂腎炎者,常見癥狀為低熱、尿路刺激、腰部酸痛、夜尿頻繁等。 4.復雜性尿路感染:患者可能出現上述各種分型的癥狀,嚴重時甚至可引發敗血癥。 5.無癥狀細菌尿:患者一般無明顯臨床表現,僅在檢查中發現有尿路感染。 尾段總結:總之,男性尿路感染存在多種分類,各類別癥狀有所不同,在實際中應根據具體情況準確判斷和診治。
2025-04-01 22:19:05 -
充溢性尿失禁治療方法
充盈性尿失禁通常可通過如下方法進行治療,經就醫檢查后可依據個人情況開展針對性治療。 一、留置導尿管 通過放置留尿管,能讓膀胱獲得休息,同時也有利于尿液的排出。 二、減少飲水 需要適度減少飲水,以防飲水量過多而加重膀胱負擔。 三、飲食調理 平時要做好飲食調理,減少油膩性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以免造成刺激,可多食用一些蔬菜或水果。 四、藥物治療 如果引發了炎癥感染,則需要聯合用藥來改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進行調整,以促進炎癥的吸收和消退。 五、手術治療 若是因尿道狹窄或者膀胱頸梗阻所導致,且自身癥狀較為嚴重,一般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改善,主要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尿道狹窄修補術等。 總之,要及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嚴格遵循醫囑并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4-01 22:19:05 -
治療前列腺炎要注意什么
前列腺炎治療需及時就醫,注意飲食,避免久坐、憋尿,適度性生活,保持個人衛生,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騎車,配合治療并定期復查。 1.及時就醫 前列腺炎需要及時就醫,確診后進行相應治療。 2.注意飲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 3.避免久坐 長時間久坐會壓迫前列腺,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加重炎癥。 4.適度性生活 性生活頻繁會使前列腺過度充血,不利于炎癥的恢復。 5.不要憋尿 憋尿會使尿液反流進入前列腺,加重炎癥。 6.注意個人衛生 保持會陰部清潔,勤換內褲。 7.避免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加重前列腺炎的癥狀。 8.不要長時間騎車 騎車會對前列腺造成壓迫,不利于炎癥的消退。 9.配合治療 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不要自行停藥或增減藥量。 10.定期復查 前列腺炎治療后需要定期復查,了解病情恢復情況。
2025-04-01 22:19:05 -
3mm腎結石怎么治療
腎結石3mm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等方式促使其快速排出。 一、一般治療: 1.腎結石3mm屬于較小結石。患者日常要多進行運動,比如跳繩、跑步、跳遠、打羽毛球、打籃球等具有彈跳性的運動,這樣有助于腎結石順利排出體外。 2.每天應盡量飲水約1500ml,使體內保持充足水分,以增加排尿次數,從而提高結石隨尿液排出的可能性。 二、藥物治療: 1.針對3mm的腎結石,可選擇使用排石顆粒、碳酸氫鈉片、枸櫞酸氫鉀鈉顆粒等藥物,這些藥物能起到輔助腎結石排出的作用,同時要按規定定期到醫院復查。 三、手術: 若3mm的腎結石經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后仍無法排出體外,那么可考慮采用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等方式將其去除。 建議腎結石3mm的患者嚴格按照醫生指導服用藥物,切不可自行用藥,同時要注意按時復查結石情況。
2025-04-01 22:19:05 -
附睪囊腫怎么治療
附睪囊腫治療方法有觀察等待、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小囊腫無癥狀不治療,定期復查;大囊腫或有癥狀需手術,藥物緩解疼痛、感染等癥狀。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患者應注意休息、保暖、飲食清淡,配合醫生治療。 1.觀察等待 如果附睪囊腫較小,沒有明顯癥狀,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定期復查,觀察囊腫的大小變化。 2.手術治療 如果附睪囊腫較大,或伴有明顯癥狀,如陰囊墜脹、疼痛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囊腫切除術、附睪切除術等。 3.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通常用于緩解癥狀,如疼痛、感染等。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藥等。 需要注意的是,附睪囊腫的治療方法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此外,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局部清潔衛生,避免感染。同時,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5-04-01 22: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