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鼾癥)的定位診斷及微創手術、經支撐喉鏡內鏡下會厭及聲帶微創手術、咽喉腫瘤及鼻咽癌的早期診斷。
向 Ta 提問
-
晚上打呼嚕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晚上打鼾可能與鼻甲肥大、過敏性鼻炎有關,治療方法各有不同。 一、鼻甲肥大 1.鼻甲肥大是由于鼻甲黏膜持續增生肥厚,影響鼻腔通氣而導致晚上打鼾。 2.治療方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局部藥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可減輕炎癥反應,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能緩解鼻塞癥狀。嚴重時可采取手術治療,如射頻消融治療可使鼻甲縮小,激光手術也可改善鼻甲肥大狀況。 二、過敏性鼻炎 1.過敏性鼻炎因經常接觸致敏物質(如花粉等),使鼻腔黏膜持續腫脹、鼻腔阻塞,進而出現晚上打鼾。 2.治療上可給予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能緩解過敏癥狀,鼻用藥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等可減輕鼻腔炎癥,待局部炎癥消退后,晚上打鼾癥狀可得到改善。 晚上打鼾的原因較多,當與鼻甲肥大、過敏性鼻炎有關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藥物或手術治療來改善打鼾癥狀。
2025-04-23 17:12:11 -
過敏性鼻炎吃芒果好嗎
過敏性鼻炎患者不宜食用芒果。過敏性鼻炎是受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引發的多因素疾病。芒果屬于易致敏食物,若過敏性鼻炎患者進食,可能致使病情反復,或讓機體原本的鼻塞、流涕、呼吸困難等癥狀加重。 一、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飲食 1.應適當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以及肉類、蛋類等食物,這樣可以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有助于增強抵抗力。 2.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 3.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像魚、蝦、芒果等。 二、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其他注意事項 1.日常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2.需規律作息。 3.應當適當進行鍛煉。 4.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開展治療,以有效控制病情,緩解鼻塞、打噴嚏、流涕等不適癥狀,促進機體康復,提升生活質量。 總之,過敏性鼻炎患者要在飲食等各方面多加注意,積極配合治療,以利于自身的健康恢復。
2025-04-23 17:11:32 -
耳鳴中醫掛什么科
耳鳴可看中醫內科或中醫五官科。耳鳴較為常見,引發原因眾多。 一、若為肝膽火盛引起,治療重在清肝瀉火,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因肝膽火盛會導致耳部不適,龍膽瀉肝湯能有效清瀉肝火。 二、痰火郁結型耳鳴,主要治療方法為清火化痰,如用二陳湯加減。通過祛痰降火來改善耳鳴癥狀。 三、腎陰虧虛所致耳鳴,需補腎益精、滋陰潛陽,常以左歸丸加減進行治療。利用左歸丸的功效來調理腎陰不足的狀況。 此外,還可配合按摩、針灸等方式輔助治療耳鳴。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方面:要避免引起耳鳴或聽力損傷的因素,如遠離噪音;耳垢過多時應到醫院由專業醫生清理;保證充足睡眠,睡眠障礙或不足可能誘發耳鳴;要注意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其可能誘發或加重耳鳴;若服用某些藥物后出現耳鳴,應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總之,對于耳鳴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合適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2025-04-23 17:11:22 -
油耳朵怎么變干小竅門
油耳主要由先天遺傳因素導致,通常難以變為干耳。油耳指外耳道有油性耵聹,其出現與個人不良飲食習慣、耵聹腺分泌旺盛有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一些方式改善癥狀。具體如下: 一、保持耳部衛生: 1.棉簽清理:若耵聹較少,可先用濕潤棉簽浸濕耳朵內部,再用干凈棉簽轉圈清理,也可用酒精棉簽清理,但不可過量。 2.耳道清洗: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用醫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外耳道以清除油性分泌物。耵聹多的患者可先用少許醫用雙氧水或甘油軟化后再清洗。 3.就醫處理:耵聹難以自行處理的患者應到醫院由專業醫生處理。 二、飲食調整:患者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炸類食物。 三、其他方面: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暴力取出耵聹,以防損傷耳道引發耳部感染。 總之,對于油耳患者,應注意耳部護理和生活各方面的調整,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2025-04-23 17:11:04 -
引起耳廓囊腫的原因
耳廓囊腫是軟骨膜的無菌性炎癥反應,病因不明,可能與外傷、手術、凍傷、燒傷等有關。 一、病因:耳廓囊腫常由外傷、手術、凍傷、燒傷以及耳廓血腫繼發感染等引發。 二、癥狀特點:多是偶然發現耳廓面前上方有局限性隆起,會從小逐漸增大,可能有腫感、灼熱感和瘙癢感,但通常無痛感。隆起位置多在舟狀窩、三角窩,也可能波及耳甲口,然而不侵及耳廓后面。腫脹范圍明確,皮膚色澤正常,無牙痛但具彈性感,較大者會有波動感,在暗室中透射時透光度良好。 三、分類及治療:耳廓囊腫分為假性囊腫和真性囊腫,一般無需藥物治療,有感染時可用抗生素,主要通過手術來治療。 注意事項: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相關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總結概況提示:本文主要介紹了耳廓囊腫的相關信息,包括其定義、可能的病因、癥狀特點、分類和治療方法,同時強調了患者出現癥狀要及時就醫。
2025-04-23 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