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中醫治療各科、各系統常見疾病、多發病,如呼吸、消化腫瘤,神經科等。
向 Ta 提問
-
疏肝利膽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疏肝利膽和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有很多,常見的疏肝利膽的中成藥有龍膽瀉肝丸、左金丸、二十五味松石丸、舒膽膠囊以及膽寧片等。龍膽瀉肝丸具有疏肝瀉火和清利膽熱的作用,而膽寧片具有疏肝利膽、清熱通下的作用,可以治療膽汁排泄不暢引起的黃疸、膽囊炎。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有參苓白術散、附子理中丸、疏肝健脾丸以及人參健脾丸等。注意要嚴格遵醫囑合理用藥。
2025-03-29 22:07:01 -
陽虛陰盛是什么癥狀?
陽虛陰盛是指陰盛陽衰,主要是由于陽氣虛衰所導致的陰寒內盛,一般與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陽虛陰盛者主要表現為怕冷,可出現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腰酸乏力、消化不良、脘腹冷痛、頭疼、多夢、小便清長、少氣懶言以及腹瀉等癥狀,女性還會出現月經失調、閉經、宮寒不孕等癥狀。陽虛陰盛可能與腎臟功能異常有關,建議去醫院做腎功能檢查,若是長期以往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
2025-03-29 22:07:00 -
腎陽虛腎陰虛怎么分辨?
腎陽虛和腎陰虛可以通過臨床表現來分辨。腎陽虛生內寒,一般會出現腰背冷痛、頭暈目眩、精神萎糜、畏寒肢冷、性欲減退、宮寒不孕、小便清長、舌苔發白、早泄以及陽痿等癥狀。而腎陰虛生內熱,一般會出現潮熱盜汗、腰膝酸軟、失眠健忘、頭暈耳鳴、小便短黃、遺精早泄、五心潮熱、口渴、形體消瘦以及午后顴紅等臨床表現。建議出現上述不適癥狀后及時到中醫科就診,然后再服用中藥來調理。
2025-03-29 22:06:59 -
脾虛怎么食補?
對于脾虛的人群,飲食上可以適當進食小米、大棗、扁豆、陳皮、山藥、生姜、香菇、雞肉、豬肚等食物,都具有健脾的功效。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注意飲食合理搭配,避免進食過于生冷、寒涼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必要時還可以配合健脾的中藥進行調理,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論治,合理用藥。同時也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作息規律,避免過度勞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3-29 22:06:59 -
陰虛血瘀怎么調理?
針對陰虛血瘀的現象,建議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進行調理。例如生活習慣方面避免熬夜、避免長期處于情緒緊張的狀態下、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不能長時間處于高溫以及悶熱的環境中,控制出汗量。若是身體大量出汗,需要及時補充體內的水分。其次,飲食方面要多吃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食物,例如山楂、紅豆、紅棗、枸杞等。平時也要多飲用玫瑰花茶等飲品,加快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
2025-03-29 22: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