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乙型肝炎、肝硬化、膽囊息肉、肝膽結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醫藥治療,尤其擅長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轉和序貫治療。
向 Ta 提問
張詩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長期從事肝膽胰病、胃腸病的診治。擅長乙型肝炎、肝硬化、膽囊息肉、肝膽結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醫藥治療,尤其擅長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轉和序貫治療,重視透邪與免疫識別在肝病治療中的應用,在該領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和方法,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2項。
善于應用中醫藥在腫瘤手術放化療中的輔助治療,在預防肝膽、食道、胃腸、胰等消化道腫瘤術后復發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重視未病先防和亞健康防治,重視腫瘤的篩查、癌前病變防治和中醫生物養生治療。對失眠、內分泌失調、風濕類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疑難疾病有獨到見解,善于運用中醫辨證思維解決本學科臨床疑難問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展開-
馬齒莧怎么吃比較好
馬齒莧的常見吃法有清炒、炒蛋、煮湯和做沙拉,脾胃虛寒者、大便泄瀉者、孕婦忌食。 1.清炒馬齒莧 將馬齒莧洗凈后切成段,加入適量的油、鹽、蒜末等調料炒熟即可。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保留馬齒莧的原汁原味。 2.馬齒莧炒蛋 將馬齒莧洗凈后切成段,加入打散的雞蛋中,加入適量的鹽、蔥花等調料攪拌均勻,然后炒熟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增加馬齒莧的口感和營養。 3.馬齒莧湯 將馬齒莧洗凈后切成段,加入適量的水和調料,煮成湯即可。這種方法可以使馬齒莧的營養成分充分溶解在湯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4.馬齒莧沙拉 將馬齒莧洗凈后切成段,加入適量的沙拉醬、蔬菜、水果等調料攪拌均勻即可。這種方法可以使馬齒莧的口感更加清爽,適合夏天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馬齒莧性涼,脾胃虛寒、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馬齒莧有墮胎的功能,孕婦食用后可能導致滑胎,因此孕婦也應禁食。
2025-05-14 16:40:43 -
紅棗泡水喝了有什么好處
紅棗泡水喝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對脾虛食少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不能替代藥物,且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飲用,濕盛脘腹脹滿等患者不宜食用,食用時應注意紅棗的選擇和用量。 紅棗泡水喝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對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注意,紅棗泡水喝的作用有限,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 使用禁忌: 濕盛脘腹脹滿、食積、蟲積、齲齒作痛,以及痰熱咳嗽患者不宜食用紅棗。 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飲用紅棗水,以免血糖升高。 使用方法: 將紅棗洗凈,去核備用。 取適量紅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煮10-15分鐘即可。 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或蜂蜜調味。 識別技巧: 外觀:優質紅棗外觀飽滿,顏色鮮艷,無明顯破損或斑點。 氣味:紅棗有獨特的香氣,無異味。 口感:優質紅棗口感甜而不膩,有一定的嚼勁。
2025-05-14 16:38:44 -
出虛汗是什么情況
虛汗多由體質虛弱或疾病引起,可能影響生活質量,持續或伴其他癥狀需就醫,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可改善,特殊人群需重視。 1.體質虛弱 身體虛弱、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缺乏鍛煉等都可能導致虛汗。 2.疾病 某些疾病也可能導致虛汗,如結核病、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 3.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虛汗,如抗抑郁藥、降壓藥等。 4.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也可能導致虛汗。 虛汗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身體其他不適。如果虛汗問題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以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改善體質,減少虛汗的發生。對于特殊人群,如孕婦、老人、兒童等,虛汗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確保身體健康。
2025-05-14 16:36:59 -
雞血藤手鐲有什么好處
雞血藤手鐲的好處有裝飾、調節氣血、緩解疼痛和傳統文化意義,但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購買需選正規渠道,佩戴要注意保養。 1.裝飾作用 雞血藤手鐲顏色鮮艷,佩戴后可以為手腕增添亮點,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2.調節氣血 雞血藤手鐲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長期佩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到調節氣血的作用。 3.緩解疼痛 雞血藤手鐲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佩戴在手腕上可以刺激穴位,緩解關節疼痛、頸椎病等癥狀。 4.傳統文化意義 雞血藤手鐲在一些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之物,寓意著好運和幸福。 需要注意的是,雞血藤手鐲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并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此外,在購買雞血藤手鐲時,應選擇正規渠道,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同時,佩戴雞血藤手鐲時也應注意保養,避免接觸化學物質和水,以免影響其品質和功效。
2025-05-14 16:36:17 -
女性舌頭有齒痕吃什么(女,24歲)
女性舌頭有齒痕可能是脾虛濕盛,可通過飲食調理,如薏苡仁、山藥、芡實等,嚴重者需就醫并遵醫囑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情緒也很重要。 1.薏苡仁 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可煮粥或煲湯時加入。 2.山藥 有助于健脾益胃,可炒食、煮食或煲湯。 3.芡實 能補脾止瀉、祛濕止帶,可與蓮子、茯苓等搭配食用。 4.白扁豆 具有健脾化濕的作用,可炒制后泡水代茶飲。 5.冬瓜 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適合痰濕體質者食用。 6.鯽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煮湯或清蒸。 7.大棗 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適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脾虛癥狀。 8.生姜 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可在做菜時適當添加。 需要注意的是,飲食調理只是輔助方法,對于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還需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也對調理脾虛有重要作用。
2025-05-14 1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