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肝膽胰脾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如肝癌、膽道腫瘤、膽道結石、膽囊結石、膽囊息肉、門脈高壓癥、胰腺癌的外科治療。
向 Ta 提問
李紹強,1996年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7年制畢業,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畢業。先后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腫瘤外科訪問學習。
在復雜性肝內膽管結石及膽道再次手術診治、肝癌的外科治療和胰腺癌的外科有豐富的經驗。熟練掌握肝膽胰脾外科各種高難度復雜的手術,如:原位右半肝切除術、擴大半肝切除、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肝癌合并門靜脈、膽管癌栓的外科治療。
展開-
乙肝病毒dna到多少需要抗病毒治療
關于乙肝病毒DNA超出多少需要抗病毒治療的問題,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綜合考慮。 一般而言,當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值超過一定范圍,如1000IU/ml或10^3cps/ml(不同實驗室或檢測方法可能有所差異)時,可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醫生還會結合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如谷丙轉氨酶ALT)、肝臟病理改變、年齡、身體狀況以及有沒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所以,建議患者在發現乙肝病毒感染后,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肝病科或感染科就診,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4-01 20:48:33 -
乙肝的主要傳染途徑
乙肝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 1.血液傳播 使用未經消毒的注射器或共用他人的注射器進行注射,以及輸注受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都可能導致乙肝的傳播。經手或其他部位的破損皮膚或黏膜接觸到受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也有感染的風險。 2.母嬰傳播 在分娩時,嬰兒可能通過接觸母親的血液、羊水或分泌物而感染乙肝病毒。若母親的乳頭有破損或出血,嬰兒在吸吮過程中可能會感染乙肝病毒。在胎兒期,乙肝病毒也可能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 3.性接觸傳播 乙肝病毒陽性患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含有乙肝病毒,通過性接觸傳播給性伴侶。
2025-04-01 20:48:33 -
乙肝攜帶者是天生的嗎
乙肝攜帶者不一定是天生的,有部分乙肝攜帶者是后天感染乙肝病毒所致。 乙肝是一種傳染病,主要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傳播等方式感染。若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嬰兒可能通過接觸母親的血液、體液或分泌物而感染乙肝病毒。共用注射器、輸血、輸注血液制品、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導致乙肝病毒的傳播。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接觸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體液也可能感染乙肝。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是否成為乙肝攜帶者,還與個體的免疫反應有關。有些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能夠清除病毒并恢復健康,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成為乙肝攜帶者。
2025-04-01 20:48:33 -
急性黃疸型肝炎傳染嗎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否具有傳染性,取決于其致病原因。 一般而言,若急性黃疸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如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則具有傳染性。這些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如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血液傳播(如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輸血或共享針頭)、母嬰傳播或性接觸等方式傳播。 然而,若急性黃疸型肝炎是由藥物、酒精、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病毒因素引起,則不具有傳染性,這些病因導致的肝炎主要通過避免相關危險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或進行免疫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
2025-04-01 20:48:33 -
怎樣補肝養肝
患者需要補肝養肝,可從飲食調理、藥物治療、生活習慣調整等方面著手。 1.飲食調理 多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像瘦肉、魚、蛋、奶、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適當食用有養肝作用的食物,例如枸杞、菊花、山楂、綠豆等。 2.藥物治療 若肝功能異常,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保肝護肝藥物,如甘草酸二銨、還原型谷胱甘肽等。 3.生活習慣調整 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適當進行如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 以上是關于補肝養肝的分析及建議,具體治療方案需遵醫囑,患者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和注意。
2025-04-01 20: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