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肝膽胰脾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如肝癌、膽道腫瘤、膽道結石、膽囊結石、膽囊息肉、門脈高壓癥、胰腺癌的外科治療。
向 Ta 提問
李紹強,1996年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7年制畢業,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畢業。先后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腫瘤外科訪問學習。
在復雜性肝內膽管結石及膽道再次手術診治、肝癌的外科治療和胰腺癌的外科有豐富的經驗。熟練掌握肝膽胰脾外科各種高難度復雜的手術,如:原位右半肝切除術、擴大半肝切除、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肝癌合并門靜脈、膽管癌栓的外科治療。
展開-
慢性活動性肝炎是什么一種病
慢性活動性肝炎是一種肝臟疾病,指的是肝臟持續存在炎癥反應,并伴有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 這種炎癥通常由長時間的病毒性感染引起,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當機體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病毒時,會持續引發炎癥反應,導致肝細胞受損和死亡。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包括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以及厭油膩等。此外,還可能出現低熱、關節炎、糖尿病等肝外損害表現。在肝功能檢查中,可能出現轉氨酶反復或持續性升高,多伴有血漿白蛋白降低、蛋白代謝異常等情況。 慢性活動性肝炎的預后較差,可能會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患者應盡早接受專業治療,并定期復查,以及時了解病情發展。
2025-04-01 21:23:07 -
乙肝疫苗打哪里
乙肝疫苗通常在上臂三角肌處注射。以下是選擇這個部位的原因: 1.這個部位的肌肉比較發達,血管和神經分布較少,有利于疫苗的吸收和擴散,同時減少了對神經和血管的刺激。 2.注射在上臂三角肌處,不容易被摩擦和碰撞,避免了疫苗的流失和感染的風險。 3.上臂三角肌處的皮膚比較松弛,有利于疫苗的注射和操作,同時也便于觀察注射后的反應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早產兒、低體重兒、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注射。此外,在注射乙肝疫苗后,需要在接種點觀察30分鐘,無不適癥狀后方可離開。如果出現發熱、局部紅腫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2025-04-01 21:23:07 -
肝血管瘤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肝血管瘤的臨床癥狀包括腹部腫塊、肝區疼痛、黃疸、胃腸道不適等。 1.腹部腫塊 當肝血管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患者可能在腹部,特別是右上腹部,觸摸到圓形或類圓形的包塊,質地柔軟,有壓縮感。 2.肝區疼痛 肝血管瘤增大并擴展時,可能壓迫鄰近器官或肝組織,導致肝區疼痛。疼痛通常表現為隱痛或脹痛,并可能向側腹部、背部或右肩部放射。 3.黃疸 如果血管瘤壓迫膽管,導致膽汁排泄不暢,膽紅素反流進入血液,就會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糞便顏色變淺。 4.胃腸道不適 肝血管瘤壓迫胃腸道時,患者可能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這些癥狀尤其在進食后可能加重。
2025-04-01 21:23:03 -
甲肝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甲肝、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各不相同。 1.甲肝 甲肝通常會經食物傳播,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特別是生冷食物和衛生條件不佳的街頭小攤販售賣的食物。飲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如污水流入飲用水源。此外,與甲肝患者共用個人物品,如毛巾、牙刷、餐具等。 2.乙肝 乙肝可以通過血液、母嬰以及性等途徑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胎兒在孕育過程中或分娩時接觸到母親的血液、羊水等含病毒物質或與乙肝患者發生無保護性接觸,都可以能會感染病毒。此外,長時間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共用私人物品也可能會感染。 3.丙肝 丙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主要通過血液、母嬰、性接觸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
2025-04-01 21:23:03 -
打了乙肝疫苗能洗澡嗎
接種乙肝疫苗后可以洗澡,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種后24小時內,接種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此時應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2.如果接種部位沒有異常,可以在接種24小時后洗澡,但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干燥,避免用力揉搓。 3.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避免長時間浸泡,以免影響疫苗效果。 4.接種疫苗后,可能會出現發熱、乏力等不適癥狀,此時應避免洗澡,以免加重癥狀。 5.如果接種疫苗后出現嚴重不適,如高熱、過敏性皮疹等,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接種疫苗的情況。 總之,接種乙肝疫苗后可以洗澡,但需要注意接種部位的清潔干燥和個人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生或接種單位。
2025-04-01 2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