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重癥肌無力、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視神經疾病、眼肌麻痹的臨床診治研究。
向 Ta 提問
-
癲癇會傳染給別人嗎
癲癇不屬于傳染病,不會傳染給他人。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主要表現為反復癲癇發作,它是常見神經系統疾病之一。癲癇發作通常較為突然且往往沒有明確緣由,可在任何年齡段出現。這種疾病是由腦部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導致的,具有反復性和短暫性特點。關于癲癇的病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可以明確的是它不屬于傳染病范疇,所以和癲癇患者正常接觸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癲癇具有一定遺傳性,有可能會遺傳給后代。當家族中有癲癇患者時,孕婦應加強產檢,以努力實現優生優育。 由于癲癇病因不太明確,所以一般很難做到有效預防。而且因其發作時間相對較短,通常也不一定需要通過用藥來控制,在急性發作時,重點在于防止患者受傷。 總之,要正確認識癲癇,了解其不會傳染但有遺傳可能,同時注意發作時的防護。
2025-04-01 23:15:37 -
腦動脈瘤破裂腦動脈瘤介入手術風險
腦動脈瘤介入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即便當下實施較多,但仍有一定異常發生概率。 一、最大的風險當屬動脈瘤術中破裂。因為一旦動脈瘤破裂,在介入手術中難以實現根本性止血,很多時候需將介入停止而轉為開刀手術治療,這對患者整體病情影響極大,可謂是最危險的手術風險之一,一旦破裂,有許多在手術臺上都無法得到挽救。 二、存在血管痙攣風險。腦動脈瘤介入手術需用導絲和導管持續刺激血管,部分人血管敏感性較高,易形成血管痙攣,一旦血管痙攣極為嚴重,會阻斷腦部血流供應,進而導致腦梗死等相關情況。 三、還有斑塊脫落風險。原理同樣是導絲、導管在血管內行進,若某些斑塊意外脫落,也會堵塞遠端形成人為性的腦血栓,風險也相對較高。 總之,腦動脈瘤介入手術有多種風險情況,需要謹慎對待和處理。
2025-04-01 23:15:07 -
腦梗塞的前期癥狀
腦梗塞前期常出現頭疼、四肢無力以及記憶力衰退等癥狀。 一、頭疼:腦梗塞主要因血管堵塞引發,這可能導致血管擴張或水腫,致使顱內壓升高,從而出現頭疼這一不適癥狀。 二、四肢無力:腦梗塞患者易出現機體神經系統損害,進而使運動功能受到抑制,身體協調性下降,誘發四肢無力。 三、記憶力衰退:可能由于腦梗塞致使周圍部位產生病變,引起皮質下的結構或功能被破壞,對患者記憶力造成影響,導致記憶力衰退的不良反應。 對于腦梗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方面要通過打太極或慢跑等方式鍛煉身體,以爭取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以及牛肉等。 總之,了解腦梗塞前期的癥狀表現以及做好日常的保健措施,對于腦梗塞患者來說非常重要。
2025-04-01 23:14:37 -
腦血管硬化一定能治好嗎
腦血管硬化無法治愈,其本質是動脈粥樣硬化,會使血管彈性改變。 一、腦血管硬化的發病情況及原因: 1.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會升高。 2.其根本原因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基礎疾病密切相關。 3.長期飲酒、熬夜、吸煙、焦慮等因素也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 二、腦動脈硬化的應對措施: 1.患者首先要在醫生指導下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清淡飲食、減輕體重等。 2.同時要合理口服藥物來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需口服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口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防止腦血栓形成。 對于腦血管硬化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接受合理的藥物治療。總之,對于腦血管硬化要重視其不可治愈性,從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應對。
2025-04-01 23:14:07 -
如何確診是腦炎
腦炎的確診可依據患者病史、癥狀、醫學檢查等。 一、病史:腦炎主要是病原體感染腦實質細胞引發,像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較易感染,此類患者通常起病急促,發病前數日可能有呼吸道感染之類的前驅癥狀。且部分腦炎有傳染性,比如乙型腦炎,是經蚊蟲叮咬傳播而致,多在夏秋季節發生,兒童更易感染。 二、癥狀:腦炎的典型表現涵蓋發熱、頭痛、乏力、惡心、抽搐、意識障礙、胡言亂語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記憶力、智力、語言功能的減退,病情嚴重者可陷入昏迷。 三、醫學檢查:頭顱CT或者核磁共振能呈現腦部病變位置,腦脊液檢查可發現蛋白含量升高,部分能培養出病原體,血常規中白細胞增高提示可能是細菌感染所致,腦電波檢查異常。 總之,腦炎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展開治療。
2025-04-01 23: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