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碩士導師,河南省人民醫院糖尿病足專科主任 ,本院23456人才工程4階段培養人才,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足學組成員。曾在國內外多家知名醫院學習內分泌及糖尿病足診療技術。國內領先開展糖尿病足足底減壓技術,參與國內權威糖尿病足專著編寫。曾受邀到北大一院、重慶醫科大學一附院等知名醫院講學糖尿病足方面知識。 擅長各種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經病變,甲亢突眼等方面知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內分泌國內最權威學術期刊《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發表內分泌及糖尿病領域的疑難雜癥臨床診治研究文章多篇。亞專業方向:糖尿病足病。
展開-
降低膽固醇的食物都有什么
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主要包括黃豆、香菇、韭菜以及魚肉等。 一、黃豆:相關研究表明,每日食用28克黃豆,能夠降低甘油三酯與膽固醇。這是因為黃豆中富含的營養成分發揮了作用。所以,若想降低膽固醇,可以選擇食用黃豆或其豆制品。 二、香菇:香菇不僅味道鮮美,還極具營養價值,它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多進食一些香菇。 三、韭菜:韭菜的纖維含量較高,能夠促進腸道蠕動,而且還能去除多余的脂肪。平時多吃韭菜,對降低膽固醇有一定幫助。 四、魚肉:魚肉中的脂肪酸對心臟有益處,同時還能降低血壓。高血脂患者適當吃些魚肉,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總之,高血脂患者除了可以通過食用這些食物來輔助降低膽固醇外,還是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血脂藥物進行治療。
2025-04-01 23:56:46 -
哺乳期甲亢如何用藥
甲亢通常指的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哺乳期若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一般可遵醫囑服用甲巰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藥物。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因甲狀腺腺體自身產生過多甲狀腺激素而引發的甲狀腺毒癥,常通過服用抗甲狀腺藥物來對癥處理。 一、哺乳期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用藥需注意 1.由于藥物成分會在一定程度上經乳汁分泌而進入嬰兒體內,若不注重用藥禁忌,可能會給嬰兒帶來傷害。 2.哺乳期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必要情況下可按醫囑服用甲巰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藥物,這些均為抗甲狀腺藥物,通常能較好地改善病情。 3.哺乳期患者必須嚴格遵循醫生指導用藥,且建議服藥后4至6小時再進行哺乳。 總之,哺乳期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要謹慎用藥,確保自身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嬰兒的影響。
2025-04-01 23:56:10 -
橋本氏甲狀腺炎危害有哪些
橋本甲狀腺炎可能帶來多種危害,包括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自身免疫反應等。其發病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相關,治療一般可通過藥物進行,確診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 一、甲狀腺腫大 橋本甲狀腺炎發作時,會有大量炎癥因子在甲狀腺聚集,從而刺激甲狀腺,導致甲狀腺腫大且質地韌的癥狀出現,通常不會伴有疼痛。 二、甲狀腺功能減退 當受諸如碘攝入過量等環境因素影響而引發橋本甲狀腺炎時,可能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三、自身免疫反應 橋本甲狀腺炎有可能激活人體的免疫應答系統,促使免疫細胞去攻擊人體自身的甲狀腺等部位,進而誘發自身免疫反應。 總之,橋本甲狀腺炎的危害不可小覷,患者需及時就醫并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
2025-04-01 23:55:46 -
糖尿病人是否能吃地瓜
地瓜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一、糖尿病患者可適量食用地瓜 1.地瓜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改善糖代謝,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好處。 2.地瓜屬于低鈉飲食,有利于減少腎臟并發癥的出現。 二、食用地瓜的注意事項 1.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50克地瓜,避免一次性吃太多,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2.地瓜本身較難消化,所以不建議急性胃腸炎患者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三、糖尿病患者的其他飲食要點 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盡量吃清淡食物,如水果黃瓜、西紅柿、菠菜等。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溫水,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 地瓜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益處,但要注意適量和自身身體狀況,同時糖尿病患者還應注重其他方面的飲食安排。
2025-04-01 23:55:26 -
甲狀腺結節不能吃什么食物
甲狀腺結節患者需要注意飲食,以下是一些不能吃的食物: 1.高碘食物:碘攝入量過多或不足都可能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發生和發展。甲狀腺結節患者應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皮等。 2.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甲狀腺,導致結節增大或引起不適。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辣椒、生姜、生蒜、花椒等。 3.咖啡和茶 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不適合甲狀腺結節患者飲用。患者可以選擇白開水或淡茶代替咖啡和濃茶。 4.酒精 酒精會干擾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加重甲狀腺結節的癥狀。患者應避免飲酒。 除了注意飲食外,甲狀腺結節患者還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定期復查,以監測結節的變化情況。如果對飲食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
2025-04-01 2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