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向 Ta 提問
李志臻,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9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2006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內科內分泌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鄭州大學一附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熟悉內分泌疑難雜癥和危重患者的診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發表論文近20篇,多為核心期刊,參編著作1部,獲科技進步獎1項。
展開-
甲亢會傳染么
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會傳染,但病因可能與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或手術治療等。患者需遵循醫囑,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如有疑問,建議咨詢醫生。 雖然甲亢本身不會傳染,但引起甲亢的一些病因可能與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例如,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導致自身免疫反應,進而引發甲亢。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也可能同時伴有甲亢。 對于甲亢患者,醫生通常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或手術治療等。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并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 如果您對甲亢或其他健康問題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生或專業的醫療人員,以獲取準確的信息和個性化的建議。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減少壓力等,對于維持甲狀腺功能的正常也非常重要。
2025-04-16 11:45:34 -
甲亢的飲食禁忌
甲亢患者應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同時忌辛辣、肥膩、興奮、寒涼食物,注意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兒童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飲食。 忌辛辣食物:甲亢患者多屬陰虛陽亢之體,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生姜、蔥蒜等,會助熱生痰,對病情不利。 忌肥膩食物:如油炸食品、豬板油、肥肉等,以免生痰動火,產生痰濁,誘發或加重病情。 忌興奮食物:如咖啡、濃茶、香煙、酒等,以免刺激和興奮神經,對病情不利。 忌寒涼食物:如冰飲料、冰淇淋、西瓜、梨等,以免損傷脾胃,加重病情。 此外,甲亢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同時,應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兒童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飲食。
2025-04-16 11:43:46 -
母親甲減會遺傳給孩子嗎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母親患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有可能遺傳給孩子,具體要依據病因來判斷。一、如果是甲狀腺遭受破壞、碘攝入過少或是進行碘-131放射治療引發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通常不會遺傳給孩子。二、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橋本甲狀腺炎進而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就存在遺傳給孩子的可能。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但會致使甲狀腺功能異常,還可能出現免疫功能異常。因為母親血清中的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濃度較高,此類抗體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從而使孩子有患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狀況。在懷孕期間如果有橋本甲狀腺炎,一定要每月檢查甲狀腺功能,及時控制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以防將疾病遺傳給下一代。 總之,母親患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否會遺傳給孩子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尤其對于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要格外重視孕期甲狀腺功能檢查和治療,以降低遺傳風險。
2025-04-16 11:42:31 -
糖尿病可以吃蝦嗎
糖尿病患者可適量吃蝦,以下是相關要點: 建議用量為50g/天。糖尿病患者需遵循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原則。蝦作為常見海鮮,富含蛋白質、鈣元素等: 一、能為患者提供機體所需蛋白質,適當補充鈣劑,對營養不良及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益。 二、脂肪含量少,不會產生過多熱量,也不會引起血糖大幅波動。烹飪方式應盡量選擇清蒸。對蝦過敏人群禁止食用,否則可能引發皮膚紅疹、惡心、嘔吐等癥狀。此外: 1.尿酸偏高或痛風患者不可食用,因蝦所含嘌呤較多。 2.蝦不可與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檸檬、柑橘、西紅柿等同食,也不可與柿子、茶水、空心菜等鞣酸含量較高食物同食,以免影響蛋白質吸收。糖尿病患者要合理用藥控制血糖以降低并發癥幾率,還需長期控制飲食,并根據身體狀況堅持每日運動,從而合理控制體重,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 總之,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蝦時要注意相關事項,同時要全面做好疾病的管理和防控。
2025-04-16 11:40:16 -
糖尿病患者腹瀉或便秘怎么辦
腹瀉或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10%至20%。其主要原因均是長期高血糖對支配胃腸道的自主神經損害所致。 一、糖尿病性腹瀉主要表現為 1.頑固性夜間腹瀉或餐后腹瀉,具有無痛性、間歇性發作特點,發作期過后可恢復正常。 2.部分患者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發作期大便每日多達20至30次,大便稀或呈水樣,無膿血(合并感染除外)。長期腹瀉可致患者營養不良、消瘦,易發生低血糖。飲食治療很關鍵,應進食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維生素等易消化食物,且要少食多餐,效果不明顯時可給予藥物治療。 二、糖尿病便秘患者,首先要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同時適當增加運動,若效果不佳,再加通便藥物,必要時給予肥皂水灌腸。 總之,糖尿病患者出現腹瀉或便秘并發癥時,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飲食調整和必要的藥物干預等,以緩解癥狀,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影響。
2025-04-16 1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