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專注于小兒微創外科,先天性巨結腸,膽總管囊腫,小兒直腸肛門畸形,小兒腹腔鏡,腫瘤,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膽道閉鎖,腸道畸形,肝臟移植等。
向 Ta 提問
教授,主任醫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胃腸外科副主任,中山醫科大學醫學博士,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肛腸醫師分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務兼秘書,有19年的外科臨床工作經驗,曾在美國著名的費城兒童醫院、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任訪問學者,系統學習了小兒腹腔鏡、機器人和先天性直腸肛門畸形的系統治療,師從著名的Alberto Pena教授、Shakula教授等。 他專注于兒童微創外科手術,有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的團隊每年完成胃腸疾病、肝膽疾病、兒童腫瘤及小兒微創手術超過900余例;近5年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SCI高水平文章2篇(IF:13.314,IF:6.359),省級醫學科研課題5項,在中華和中國系列雜志以第一作者發表論著18篇,作為主要編寫人員和編委會秘書主持編寫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兒科常見疾病臨床診療路徑》和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小兒外科診療流程》2部著作,連續兩年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
展開-
胃息肉術后多久復查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狀乳頭狀組織。關鍵點如下: 一、炎性或增生性息肉手術后一般1年左右復查一次。因為其通常為良性,但也可能發展成惡性息肉或腸癌,1年左右進行內窺鏡檢查可測量和監測息肉大小,觀察是否有快速增長趨勢,以盡早發現潛在癌變或高風險特征。 二、腫瘤性息肉伴有不典型增生時手術后建議半年復查一次。因其可能是惡性變化前兆,半年復查一次可讓醫生頻繁監測息肉變化,有助于評估治療效果、檢查復發跡象,并能在必要時及早采取行動。 胃息肉手術后應咨詢消化內科專業醫生,依據自身情況決定復查頻率。飲食上要注意規律飲食,少飲酒,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食物,如炸雞、漢堡、辣椒等。總之,胃息肉患者術后要重視復查和飲食調理,以促進康復和預防不良情況發生。
2025-04-23 17:04:36 -
肚子有水聲會是腸癌么
肚子有水聲不一定意味著是腸癌。肚子里聽到的水聲大多與腸道蠕動有關,在臨床上被稱為腸鳴音,和腸癌并無明確關聯。腸腔中正常存在液體和氣體成分,腸道蠕動時就會發出咕嚕聲。如果聽到的聲音比較亢進、響亮,或是聲音很微弱甚至幾乎聽不到,此時就需要警惕以下情況: 一、 1.腸梗阻:當發生機械性腸梗阻時,常能聽到高調的腸鳴音。而在麻痹性腸梗阻時,腸道不蠕動,腸鳴音可能會明顯減弱甚至消失。 二、 2.腸癌:如果患有腸癌,腸道內有腫瘤堵塞腸道,這時也會出現類似腸梗阻的表現,可能會聽到高調腸鳴音,也就是可能聽到肚子咕嚕聲。 總之,肚子有水聲并非一定是腸癌,但如果出現異常的腸鳴音情況,要警惕腸梗阻、腸癌等疾病的可能。需要結合具體癥狀和進一步檢查來明確原因。
2025-04-23 17:04:09 -
胃長了息肉怎么辦
胃里長息肉的治療方法包括內鏡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內鏡治療 可借助胃內窺鏡技術對胃部增生性息肉進行微創切除手術,常見的有高頻電凝切除術。這是一種較為常用且有效的方式,通過內鏡準確地找到息肉位置并進行切除操作,創傷相對較小,術后恢復也較快。 二、藥物治療 1.如果息肉癥狀不是特別嚴重,可選擇四聯療法。比如采用胃酸抑制劑來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也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來減輕胃黏膜的損傷。 2.還可以口服硫酸阿托品片,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三、手術治療 當胃中長息肉的癥狀較為嚴重時,通常會采取手術的方式,這樣能夠更徹底地解決問題,改善病情。 總之,對于胃里長息肉的情況,可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5-04-23 17:04:06 -
腸梗阻快速排氣怎么按摩
腸梗阻快速排氣的按摩方法包括按摩腹部、推肋弓、按揉天樞穴、擦腰骶,按摩可輔助排氣,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1.按摩腹部 讓患者仰臥,用手掌在其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氣。 2.推肋弓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雙手拇指外側緣推壓雙側肋弓下,自內向外重復操作。 3.按揉天樞穴 天樞穴位于肚臍左右兩側旁開2寸處。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按揉該穴位,以酸脹感為度。 4.擦腰骶 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用掌根在其腰骶部自上而下反復推擦,以透熱為度。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如果腸梗阻癥狀嚴重,如腹痛、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此外,對于孕婦、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按摩時應特別小心,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5-04-23 17:03:59 -
大便常規檢查正常是腸癌幾率有多大
大便常規正常的人患腸癌幾率極低,但不能僅靠此指標判定是否患腸癌。大便常規是腸癌診斷重要參考,可部分腸癌患者大便常規結果和健康人一樣,所以不能僅因大便常規正常就完全排除腸癌可能。 一、腸癌患者腫瘤生長會有明顯大便變化,如血便等臨床表現。 1.血便是腫瘤生長中可能出現的情況。 二、大便常規檢查發現性狀異常或潛血陽性需進一步明確診斷。 1.因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潛血陽性,如良性息肉、腸黏膜損傷等。 三、確切判斷腸癌的檢查是結腸鏡。 1.腸鏡可直接發現腫瘤并進行病理活檢,病理活檢結果可作為確診腸癌直接證據。 建議有條件人群定期全身體檢,以便盡早發現和治療疾病,避免嚴重后果。 總之,要綜合多種檢查來準確判斷是否患腸癌,同時定期體檢很重要。
2025-04-23 17: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