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耳鼻喉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處理,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聽力異常等,尤其擅長于耳科及聽力學相關疾病,包括各種聽力障礙的診斷及處理、聽力障礙患者的言語康復指導等。
向 Ta 提問
王小亞,女,耳鼻喉及聽力學碩士,廣東省婦幼保健學會兒童聽力協會副主委,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聽力及言語康復協會委員,臨床聽力學實踐經驗豐富。
擅長聽力障礙的診斷及康復。熟悉耳鼻喉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處理,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展開-
慢性咽炎怎么食療能夠好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可通過食療緩解不適或日常防護。具體如下: 一、清淡飲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腌制、油膩食物,如辣椒、生姜、腌菜等,此類食物會對咽喉部黏膜產生直接刺激,可能加重或誘發咽炎。 二、補充維生素 患者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的食物,像紅蘿卜、香蕉、柑橘、堅果等,有助于黏膜上皮的修復與生長。 三、補充蛋白質 多食用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肉類等,利于增強機體抵抗力。 四、輔助食療 日常可熬制具有鎮咳祛痰、滋陰潤喉作用的湯類,如川貝冰糖雪梨湯、洋參蒸梨、綠豆海帶湯、蜜棗甘草湯等。 慢性咽炎患者日常還需多注意休息,保持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睡眠習慣,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可有效預防慢性咽炎發作。 總之,對于慢性咽炎患者,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和注意,以利于病情的緩解和預防。
2025-04-17 15:30:56 -
耳朵里長毛是怎么回事
耳朵內長毛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人體耳朵內皮膚本身就有汗毛覆蓋,可起到保護作用,比如嬰兒剛出生時胎毛未完全脫落,會看到耳朵內毛茸茸覆蓋有胎毛,這無需處理。男性耳朵長毛也較為常見,外耳道有毛囊分布,若雄激素分泌旺盛,可能激發毛囊生長,只要沒影響健康和日常生活通常無需處理。但如果耳朵內毛很多或很長,可能是人類外耳道多毛癥,這是罕見的Y連鎖遺傳病,主要由外耳道多毛癥基因表達導致,該基因位于Y染色體,隨Y染色體在上下代傳遞,具有Y連鎖基因者均為男性,稱為全男性遺傳,一般男性到青春期,外耳道會長出2-3厘米成簇黑色硬毛,常伸出耳孔外,而女性無此癥狀。若耳朵內長毛已影響聽力或誘發局部感染而影響日常生活,不要自行處理以免皮膚破損,應到醫院由耳鼻喉專科醫生將外耳道長出的毛發剪除并清理干凈。 耳朵內長毛有正常生理現象和病理情況之分,需根據具體表現判斷是否需要處理,不可盲目自行處理,必要時應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2025-04-17 15:30:09 -
鼻炎打噴嚏有異味怎么回事
鼻炎打噴嚏臭味大可能與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有關,需對癥治療。 一、慢性鼻炎 可能因急性鼻炎反復發作、環境因素等引起。鼻腔內有細菌或病毒感染,大量分泌物導致臟物積聚,打噴嚏時帶出臟物且臭味大。治療上,可遵醫囑用布地奈德鼻噴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藥物緩解,癥狀嚴重時可選擇冷凍手術。 二、鼻竇炎 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炎癥使鼻竇內出現大量膿性分泌物,從而出現打噴嚏臭味大的情況。治療可遵醫囑服用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藥物,也可采用鼻腔沖洗輔助治療。 三、過敏性鼻炎 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有關。鼻黏膜受刺激后鼻腔內有明顯異味,會出現打噴嚏臭味大的現象,部分患者還有流黃鼻涕等癥狀。治療可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藥物,同時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當鼻炎患者打噴嚏出現很大臭味時,要考慮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然后根據具體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4-17 15:28:32 -
咽喉炎怎么吃消炎藥
咽炎分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一、急性咽炎:若癥狀很重,如嗓子疼,可使用抗生素,包括羅紅霉素、阿奇霉素、頭孢或青霉素等,但前提是必須沒有過敏史。這是因為抗生素能有效對抗細菌感染,緩解急性咽炎的嚴重癥狀。 二、慢性咽炎: 1.不需要吃消炎藥和抗生素。 2.炎癥治療方面: (1)可以喝蒲地藍口服液,其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有助于改善慢性咽炎的炎癥狀態。 (2)可以應用潤喉片,如胖大海、羅漢果、金銀花潤喉片等,能起到滋潤咽喉的作用。 3.還可以做霧化吸入,將地塞米松、慶大霉素加入生理鹽水中,每天進行1-2次,每次10-15分鐘,這種方式對于慢性咽炎的治療效果也較好。 三、無論是急性咽炎還是慢性咽炎,都要注意飲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少說話,這樣有利于癥狀的慢慢緩解。 總之,對于咽炎的治療要根據急性和慢性的不同類型采取相應措施,同時注重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以促進咽炎的恢復。
2025-04-17 15:26:55 -
耳朵進水了該怎么辦
耳朵進水后,可嘗試單足跳躍法、活動外耳道法、外耳道清理法幫助排出耳內水分,若無效或出現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此外,可使用耳塞等防護工具減少耳朵進水風險。 1.單足跳躍法 將進水一側的腳抬起,同時將頭傾向進水的一側,用該側的手掌連續多次拍打對側耳部,借助跳動的水流將水沖出。 2.活動外耳道法 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廊;或反復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 用干凈的細棉簽輕輕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觸到水時即可將水吸出。但需注意,不要過于深入,以免損傷外耳道或鼓膜。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有效解決問題,或者耳朵進水后出現了疼痛、流膿、聽力下降等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此外,在游泳、洗澡等容易導致耳朵進水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耳塞等防護工具,以減少耳朵進水的風險。
2025-04-17 1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