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胸膜疾病,縱隔疾病,膈肌疾病,肺部病變等。
向 Ta 提問
-
肺癌放療過程中怎么避免放射性肺炎
放療一般指放射治療,肺癌放射治療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放射劑量、照射體積等方式來避免放射性肺炎的發生,具體如下: 1、控制放射劑量 在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放射線的劑量,避免過多的電離輻射對肺部造成損傷,可預防放射性肺炎的發生。 2、控制照射體積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的時候,應嚴格控制照射體積,盡可能不要照射腫瘤組織以外的部位,以免肺部遭受過多的損害引發放射性肺炎。
2025-04-01 19:22:09 -
肺癌常見的轉移途徑是什么
肺癌常見的轉移途徑有淋巴轉移、血行轉移以及種植轉移等。 1.淋巴轉移 肺癌常會發生淋巴轉移,通常會通過肺門淋巴、支氣管旁擴散至鎖骨、縱膈、腋窩以及頸部淋巴結等處,擴散速度較快。 2.血行轉移 肺部血流較為豐富,癌細胞可以侵入肺靜脈或肺毛細血管進入肺靜脈,通過左心室擴散至全身各處細胞。 3.種植轉移 靠近肺外圍的腫瘤侵犯臟層胸膜后,部分癌細胞脫落進入胸膜腔,發生種植。
2025-04-01 19:22:09 -
肺癌初期的癥狀表現
肺癌初期的癥狀表現主要包括咳嗽、痰中帶血、呼吸困難等。 1、咳嗽 肺癌初期主要以咳嗽為主,呈現陣發性的刺激性干咳,若腫瘤進一步增大,可堵塞氣管導致咳嗽加重。 2、痰中帶血 當腫瘤侵犯了支氣管周圍的血管時,可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出現痰中帶血的癥狀,若腫瘤侵犯大血管可能會導致大咯血的發生。 3、呼吸困難 初期主要以輕度的胸悶、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為主,偶爾有哮鳴音的表現。
2025-04-01 19:22:09 -
肺癌怎么確診
肺癌的確診主要依賴于醫學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診斷。 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包括胸部X光、CT掃描、PET-CT等影像學檢查,以及通過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胸腔穿刺或肺穿刺活檢等方式獲取肺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學檢查。若病理學檢查發現癌細胞,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通常可以確診為肺癌。 確診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比如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
2025-04-01 19:22:09 -
肺癌需要基因檢測嗎
肺癌患者是不是需要基因檢測,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析。 若患者的病情較輕,臨床癥狀不明顯,并且對常規治療敏感度較高,屬于小細胞肺癌,這時無需基因檢測。經過積極治療后病情可好轉,不必過度擔憂。若患者的病情較重,出現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難等情況,并且對常規治療不敏感,屬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時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檢測有無基因突變,從而判斷患者是不是適合進行靶向治療。
2025-04-01 19: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