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棟,北京積水潭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市感染性疾病治療質量和改進中心專家,兼任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醫學委員會青委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醫養結合促進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學會北京分會委員,北京市神經內科基礎及轉化醫學學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華預防學會北京分會委員,兼任《亞洲急診醫學病例研究》雜志的編委,《中外醫療》雜志編委,《中國現代醫生雜志》的編委與審稿人,《中國醫學前沿電子版》特約審稿專家。
擅長治療不明原因的發熱、膿毒癥、肝硬化、長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瀉等。
撰寫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主編書籍3部《衛生機構急診急救培訓教材》《醫學三基訓練-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內學科試題》,副主編1部《冠心病防治知識》,參編3部。國家級專利一項。
展開-
Q 什么人不能打出血熱疫苗A 以上人群不適宜接種出血熱疫苗:對疫苗的任何成分過敏者;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接種后,可能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紅暈,或發熱、頭痛、乏力等不良反應。 1.已知對該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輔料、甲醛以及抗生素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3.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4.患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以上人群接種出血熱疫苗后,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接種部位疼痛、紅暈,或者出現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因此,在接種出血熱疫苗前,應如實告知醫生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接種。2025-05-09 11:00:25 -
Q 狗咬傷后傷口怎么處理A 被狗咬傷后,傷口處理的正確方法是:立即擠壓傷口、沖洗傷口、消毒傷口,盡快就醫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被狗咬傷后,傷口處理的正確方法是: 1.立即擠壓傷口 用手擠壓傷口,將傷口內的血液擠出,以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 2.沖洗傷口 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復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3.消毒傷口 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傷口。 4.盡快就醫 及時到醫院或疾控中心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被咬傷后應盡快處理傷口,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后續的治療。同時,對于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老人等,應特別關注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如果傷口嚴重或咬傷情況較為復雜,可能需要進行清創縫合等進一步的處理。2025-05-09 10:59:31 -
Q 起水痘能洗澡嗎A 起水痘一般能洗澡,但如果有較多破損則盡量不要洗澡。 一、水痘通常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會在皮膚表面出現皰疹。1.若皰疹未破裂,通常可以洗澡,這樣能保持皮膚清潔。因為未破裂的皰疹洗澡不會帶來太大影響,還能讓皮膚保持較好的狀態。2.如果水痘出現了破裂現象,可能會導致液體滲出和結痂,此時通常不可以洗澡。因為洗澡可能會使感染的風險系數增大,破裂的水痘處接觸水后容易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問題。 二、在治療水痘過程中要做好消毒和隔離工作。1.不要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這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防止影響他人健康。 總之,起水痘時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是否能洗澡,同時要重視治療過程中的消毒隔離等措施,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2025-05-09 10:59:18 -
Q 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的區別是什么A 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存在以下區別: 一、感染系統不同: 1.支原體感染后主要是泌尿系統易受感染,常引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2.衣原體除了可入侵泌尿系統外,還會對眼部造成一定程度感染,容易引發沙眼。 二、檢查不同: 1.支原體主要檢查生殖支原體以及人型支原體。 2.衣原體檢查的是衣原體抗體。 在治療方面,兩者使用的藥物大致相同,都以消炎抗菌為主,臨床上常用的有四環素類抗生素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不過,這兩種疾病都具有反復性,所以在治療時建議夫妻同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 總之,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在感染系統和檢查方面存在差異,治療時需注意藥物選擇和夫妻同治。2025-05-09 10:58:32 -
Q 小孩兒風疹的癥狀表現,怎么治療A 小兒風疹是常見疾病,由風疹病毒引發,屬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兒發病后會有輕度炎癥,主要呈現上呼吸道輕度炎癥、全身紅色斑丘疹、發熱、頭疼、耳后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一般通過對癥治療與藥物治療來處理小兒風疹,具體如下: 一、對癥治療:小兒風疹患者主要有發熱、頭疼等表現,患兒應臥床休息,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 二、藥物治療: 1.對高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可予以對癥治療,主要采用解熱止痛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如果伴有高熱、嗜睡、昏迷、驚厥等癥狀的患兒需及時住院治療。 總之,對于小兒風疹,要根據具體癥狀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促進患兒的康復。同時,要密切關注患兒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處理。2025-05-09 10: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