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腎臟疾病及地貧、疳積、黃疸等小兒雜病,以及小兒“治未病”調養。
向 Ta 提問
幼承祖父家學,本科碩士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畢業于南方醫科大學,先后師從國醫大師鄧鐵濤鄧老長子廣東省名中醫鄧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錢新華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醫院兒科門診急診病房及我院中醫科工作十多年,臨床經驗豐富。現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曾被聘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得“廣州市優秀青年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優秀教師”稱號。
展開-
正常舌苔是什么樣的呢
正常舌苔應為淡紅而潤澤,有薄白而清靜的舌苔,干濕適中,不滑不燥。舌苔形成與臟腑功能相關,能反映病理變化,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但需考慮飲食等因素的影響,特殊人群的舌苔表現可能不同,有疑問咨詢醫生。 正常的舌苔應該是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 舌苔的形成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舌苔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部的病理變化,因此舌苔的望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舌苔的情況可能會受到飲食、藥物、吸煙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觀察舌苔時需要綜合考慮其他癥狀和體征,以做出準確的診斷。 此外,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孕婦等,舌苔的表現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如果對舌苔的情況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生或中醫師。
2025-04-30 12:18:50 -
補血吃什么水果
食用櫻桃、火龍果、桑葚等水果適量吃可起到補血作用。 一、櫻桃:櫻桃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鐵元素含量豐富。適量食用櫻桃能為人體補充鐵元素,這有助于促進血紅細胞再生,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有積極意義,從而能發揮補血的功效。 二、火龍果:火龍果包含膳食纖維、花青素、維生素等多樣營養成分,同時也含有不少鐵元素。食用者適量進食火龍果能夠補充營養,也能改善貧血現象,在補血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 三、桑葚:桑葚含有維生素、胡蘿卜素、烏發素等諸多營養物質,并且鐵元素豐富。其具有補腎、烏發、明目、補血等多種功效,所以適量食用桑葚是可以起到補血作用的。 總結:櫻桃、火龍果、桑葚都具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尤其是含有鐵元素,適量食用這些水果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補血的效果。
2025-04-30 12:18:49 -
血瘀體質的表現癥狀及調理方法是什么
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口唇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里的紅絲很多,刷牙的時候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調理方法如下: 1.精神調攝 血瘀體質的人,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郁則會加重血瘀傾向。 2.飲食調理 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頗相宜。 3.藥物養生 可選用活血養血之品,如地黃、丹參、川芎、當歸、五加皮、地榆、續斷、茺蔚子等。 4.運動鍛煉 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長壽功、內養操、保健按摩術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助氣血運行為原則。
2025-04-30 12:18:37 -
女性每天泡腳的好處
女性每天泡腳有很多好處,包括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緩解宮寒、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狀況等,但孕婦、心臟病患者、低血壓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泡腳時需要特別注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女性每天泡腳有很多好處,包括: 1.促進血液循環 泡腳可以加速腳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2.改善睡眠 泡腳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質量。 3.緩解宮寒 宮寒是女性常見的問題,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宮寒癥狀。 4.促進新陳代謝 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毒素。 5.改善皮膚狀況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狀況,使皮膚更加光滑細膩。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心臟病患者、低血壓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泡腳時需要特別注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5-04-30 12:18:32 -
葛根素注謝液是什么藥
葛根素針即葛根素注射液,正常劑量使用一般不會導致失眠,但若超劑量使用則可能引起失眠。葛根素注射液主要用于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屬于西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 一、個別病人在開始用藥時,可能出現短暫性腹脹、惡心等消化道反應,但繼續用藥這些癥狀會自行消失。 1.通常情況下,遵醫囑使用葛根素注射液不會引發失眠。 2.但大劑量使用時,表現為精神興奮、入睡困難等,會出現失眠情況。 二、還有少數病人會出現過敏性哮喘、過敏性休克等過敏反應,對此藥過敏者禁用。 三、極少數人會出現溶血反應,嚴重者會出現休克,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停藥,并進行對癥治療。 總之,葛根素注射液要嚴格按照規定劑量使用,用藥過程中需密切關注身體反應,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
2025-04-30 1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