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對兒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診治有一定水平,擅長嬰幼兒過敏性胃腸病,營養性疾病,兒童喂養,胃十二指腸疾病、急慢性腹瀉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再發性腹痛、再發性嘔吐、胰腺炎、排便異常以及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診治。
向 Ta 提問
1989年6月畢業于廣州醫學院醫療系,目前是廣東優生優育兒童營養與健康委員會主任委員。熱心社會公益工作,積極參與義診、兒科知識的講座,多方面為兒童服務。
展開-
睡覺醒后出汗怎么回事
睡醒后出汗,原因包括身體虛弱、室溫較高、疾病等。 一、身體虛弱:對于身體較為虛弱的人來說,尤其是存在氣虛狀況時,其固攝津液的能力下降,就容易在睡醒后出現出汗癥狀。比如在外感風寒后,這種出汗情況往往更為嚴重。日常生活中需要多進行戶外活動和鍛煉,這有助于增強體質與機體免疫力,能對出汗多的現象起到改善作用,同時可多食用一些百合、雪梨等食物。 二、室溫較高:如果晚上睡覺的環境溫度過高,就會有睡醒后出汗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在夏天,天氣炎熱,出汗也就在所難免。此時可以適當使用空調,但要注意溫度不可調得過低。 三、疾病:當患有糖尿病、結核、甲亢、高血壓、低血糖癥、心內膜炎等疾病時,會對機體的神經系統產生刺激,導致神經系統失調,進而引發睡醒后出汗的現象。 總之,睡醒后出汗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
2025-05-06 15:03:20 -
疫情體溫正常值范圍是多少
疫情期間體溫通常以腋下體溫為準,其正常值范圍處于36.0℃至37.2℃之間。由于個體存在差異性,體溫會稍有波動,但波動范圍一般不會超過1℃。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常見表現包含體溫升高、咳嗽、無力等癥狀,該病毒潛伏期是1至14天,多數為3至7天。一、如果體溫超過37.2℃,則要依據個人情況來判斷是否屬于發熱。1.對于一般人群而言,通常可認定為發熱,當體溫處于37.3℃至38℃為低熱,38.1℃至39℃為中等度熱,39.1℃至41℃為高熱,41℃以上則為超高熱;2.而對于處在月經期或者妊娠期的婦女,有可能是生理性的體溫升高,這種情況屬于正常。二、疫情期間要是體溫超過37.3℃就需要盡快到發熱門診就診,且就診過程中要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總之,疫情期間要密切關注體溫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2025-05-06 15:02:54 -
渾身發燙但是不發燒是怎么回事
渾身燙但不發燒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某些疾病導致。 一、生理性因素: 1.在劇烈運動后,身體會產生較多熱量,可能出現渾身燙但不發燒的情況。 2.過度緊張時,人體的生理機能會發生變化,可能引起這種現象。 3.飽餐之后,消化系統運作,也可能導致體溫輕度上升而渾身發燙。 4.環境溫度過高時,會影響身體散熱,使人感覺渾身發熱。 5.飲用烈酒或咖啡等興奮性飲料后,同樣可能有這樣的表現。這些通常無需特殊處理。 二、疾病因素: 1.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由于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引發身體代謝亢進、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以及機體產熱量增多,進而導致渾身燙但不發燒。這類病人往往在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癥狀多可消失。 總之,當出現渾身燙但不發燒的情況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必要時應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以明確具體原因并采取合適的措施。
2025-05-06 15:02:34 -
疫情期間標準體溫是多少
在疫情期間,腋下體溫36℃至37℃為標準體溫,但體溫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時間、季節、環境、測量部位等,需綜合考慮。若體溫超37.3℃,需自我隔離并及時就醫,特殊人群需注意防護。 1.自我隔離 如果體溫超過37.3℃,應立即自我隔離,避免外出,以免傳染給他人。 2.就醫 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自己的癥狀和接觸史,以便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3.配合防控措施 在就醫過程中,應配合醫生的防控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此外,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等,體溫的正常范圍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疫情期間,這些人群應更加注意自我防護,定期測量體溫,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總之,在疫情期間,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加強自我防護,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現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配合防控措施,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025-05-06 15:02:03 -
體溫36.4℃正常嗎
體溫36.4℃通常是正常的。 一、正常體溫范圍: 1.正常體溫范圍會因個體差異而有一定變化,但一般來說,腋窩正常體溫范圍約在36℃至37℃之間,所以36.4℃處于正常體溫范圍內。 2.體溫測量方式不止腋窩溫度一種,還有口腔溫度和直腸溫度。口腔測量的正常值為36.3℃至37.2℃,直腸測量的正常值為36.5℃至37.5℃,且因儀器精度和測量環境等因素,體溫值會存在一定差異。 二、影響體溫的因素: 1.時間、環境條件和個人活動水平等都會對體溫產生影響,正常體溫在不同情況下可能會有波動,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2.但如果體溫為36.4℃同時伴有其他癥狀,如寒戰、頭痛、咳嗽、乏力等,就需要咨詢醫生進一步評估。 總之,判斷體溫是否正常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若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同時要知曉不同測量方式的正常體溫范圍以及體溫可能受到的影響。
2025-05-06 15: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