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衡,醫學博士,任中國兒童保健青年委員,湖南省兒科學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微量元素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兒童心血管會理事。
主攻方向:小兒心血管疾病,兒童保健。1997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博士學位。2007年到2008年在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進修學習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醫院介入中心培訓6月。2014年由醫院公派在美國克利夫蘭彩虹兒童醫院進修學習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進修學習一年。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20年。發表科研論文十余篇,參編專著3部,參加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各多項。
-
Q 4歲寶寶睡眠標準時間A 4歲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在10-12小時左右,但存在個體差異。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家長需關注寶寶睡眠情況,為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4歲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在10-12小時左右,但存在個體差異。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睡眠環境、睡眠習慣、疾病等。家長需要關注寶寶的睡眠情況,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以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2025-04-18 16:50:14 -
Q 兩個半月嬰兒體溫多少正常A 兩個月嬰兒的體溫通常在36℃到37.3℃是正常范圍,不過因個體差異,體溫會有些許不同。具體情況如下: 一、正常體溫范圍: 1.一般來說,嬰兒的體溫處于36℃到37℃之間。 2.但由于寶寶體溫調節功能欠佳,可能受外界因素影響,體溫達37.3℃也屬正常,只要孩子無任何不適,通常無需過度擔憂。 二、特殊情況: 1.若寶寶體質較弱,在體溫37℃時出現發熱、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癥狀,則需及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比如布洛芬、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板藍根顆粒等。 2.在給嬰兒測量體溫時,要確保嬰兒處于安靜狀態,避免在嬰兒哭鬧或飲食時測量,以防出現誤差。 三、日常注意事項: 1.嬰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若給嬰兒穿著過厚,可能會出現體溫較高的情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地給嬰兒增減衣物。 總之,對于兩個月嬰兒的體溫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判斷是否正常,同時要注意測量時的條件以及日常護理中衣物的穿著。2025-04-14 20:35:05 -
Q 嬰兒喝奶溫度多少合適A 一般來說,嬰兒喝的奶溫度以40℃左右為宜,需注意避免過涼或過燙,不然可能給嬰兒帶來一定不良影響,比如導致口腔黏膜損傷或糜爛、引發消化道異常等情況。 一、配制奶液溫度過高的影響: 1.破壞有益成分:在沖奶時,若水溫過熱,致使沖好的奶溫度過高,就可能會損害奶粉里的有益成分,特別是益生菌等。 2.影響口腔黏膜:因為嬰兒的口腔黏膜較為嬌嫩,如果水溫太高,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的損傷、糜爛等問題。 3.拒奶表現:一旦水溫過高,嬰兒往往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拒奶現象。 二、配制奶液溫度過低的影響: 配制奶液溫度過低,通常會讓嬰兒的消化功能出現異常,導致嬰兒有腹瀉、嘔吐等表現。在沖好奶后,可以先把奶滴在手腕內側,如果感覺很燙,那此時溫度一般是比較高的,通常嬰兒喝起來會不舒服,如果覺得特別涼,也是不適合嬰兒喝的。 總之,給嬰兒沖奶的溫度要適宜,過高或過低都不好,要注意掌握合適的溫度,以保障嬰兒的健康。2025-04-14 20:34:31 -
Q 我家寶寶2歲半了倆個耳朵凍瘡破皮怎么辦A 寶寶耳朵出現凍瘡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藥物治療。 1.若寶寶耳朵出現凍瘡,可涂抹凍瘡膏、維生素E乳進行治療。 2.要是凍瘡較為嚴重,已經有皮膚潰破的狀況,則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使用消炎軟膏來處理,例如克羅米通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 二、物理治療。 (1)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這對病情恢復有益。 (2)必要時也能選擇氦氖激光、紅外感應直射等方法來進行治療。 三、日常護理。 寶寶耳朵出現凍瘡大多是由于末梢循環不佳,平時不注重局部保暖,受到寒冷刺激導致血管收縮引起的。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做好寶寶的保暖措施,避免其受涼,同時還應關注寶寶的飲食習慣,建議多讓寶寶吃一些熱食,這樣可以增強其抗寒能力。 總之,當寶寶耳朵出現凍瘡時,可綜合運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日常護理等方法來幫助緩解和改善癥狀,促進寶寶耳部凍瘡的恢復。同時,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狀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2025-04-14 20:33:59 -
Q 寶寶拉黏液便是怎么了A 寶寶拉黏液便可能是消化不良、感染、過敏、腸道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家長應注意觀察并及時帶寶寶就醫。 1.消化不良 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導致食物殘渣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與腸道黏液混合,形成黏液便。 2.感染 腸道感染是導致寶寶拉黏液便的常見原因之一,如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感染,都可能引起腸道炎癥,導致黏液分泌增加。 3.過敏 寶寶對某些食物或物質過敏,也可能導致腸道過敏反應,引起黏液便。 4.腸道疾病 一些腸道疾病,如腸炎、腸套疊、腸梗阻等,也可能導致寶寶拉黏液便。 5.其他 寶寶服用某些藥物、腸道發育異常等也可能導致黏液便。 如果寶寶出現拉黏液便的情況,家長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其他癥狀,如是否有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等,并及時帶寶寶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同時,家長應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保持寶寶的個人衛生,勤洗手。2025-04-14 20: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