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衡,醫學博士,任中國兒童保健青年委員,湖南省兒科學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微量元素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兒童心血管會理事。
主攻方向:小兒心血管疾病,兒童保健。1997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博士學位。2007年到2008年在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進修學習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醫院介入中心培訓6月。2014年由醫院公派在美國克利夫蘭彩虹兒童醫院進修學習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進修學習一年。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20年。發表科研論文十余篇,參編專著3部,參加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各多項。
-
母乳喂養的寶寶一天拉幾次正常
通常情況下,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拉3至5次大便屬于正常現象,這主要是由母乳的性質以及寶寶的腸胃特點所決定的。具體如下: 一、母乳的性質:母乳當中的蛋白質分子量相對較小,這樣就更容易被寶寶的腸胃所消化,所以其消化速度比較快,進而導致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拉3至5次大便是正常的。 二、寶寶的腸胃特點:寶寶的腸胃還沒有發育完善,其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這就使得母乳在腸道內留存的時間較短。而且,寶寶在吃母乳后腸道會出現反射性蠕動,基于此,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拉3至5次大便也是合理的。 另外,要準確判斷吃母乳的寶寶大便是否正常,除了要關注次數外,還需留意大便的形態。正常情況下,吃母乳的寶寶的大便呈金黃色、為粘稠狀,偶爾會帶有微綠色,呈現稀水樣或濃羹狀。 總之,對于吃母乳的寶寶,其排便情況可通過次數和形態來綜合判斷是否正常,而這些都與母乳性質和寶寶腸胃特點密切相關。
2025-04-22 14:21:33 -
嬰兒臍疝會難受嗎
一般情況下,嬰兒患臍疝通常不會難受。以下是具體內容: 一、臍疝的定義:臍疝是指腹腔內容物從臍部薄弱區突出的腹外疝,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 1.臍環未完全閉鎖或臍部筋膜組織薄弱時,嬰兒可能出現臍疝。 二、臍疝的特點:通常臍疝是先天性疾病,但一般不會影響嬰兒身體健康。 1.多數臍疝會在一周歲左右自然閉合,部分嬰兒可能在2歲前自行愈合,且通常不會留下后遺癥。 2.嬰兒身體器官發育不完善,痛覺神經也未完全發育,所以一般無明顯癥狀,也不會感覺難受。 三、臍疝的治療:若2歲以上孩子臍疝未愈合,則需進行手術治療,如臍疝修補術。 四、臍疝的日常注意事項:建議嬰兒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咳嗽、哭鬧、便秘等情況,以防腹壓升高,這有利于臍疝自愈。 總之,嬰兒臍疝較為常見,多數情況下會自然愈合且無明顯不適,若2歲后未愈則需手術治療,同時要注意日常護理避免腹壓升高。
2025-04-22 14:21:32 -
嬰兒打嗝,有什么方法止嗝
如果嬰兒打嗝,可嘗試喂奶、輕拍后背、按摩腹部、刺激口腔、改變體位等方法,如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1.喂奶 讓嬰兒喝一些溫水或母乳,有時可以緩解打嗝。 2.輕拍后背 將嬰兒豎著抱起,輕輕拍打后背,幫助排出胃部的氣體。 3.按摩腹部 用手順時針按摩嬰兒的腹部,也有助于緩解打嗝。 4.刺激口腔 用手指輕輕刺激嬰兒的口腔,引發其吞咽動作,也可以止嗝。 5.改變體位 將嬰兒換個姿勢,比如側臥或俯臥,有時可以停止打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嬰兒打嗝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嘔吐、腹瀉、發熱等,應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此外,在給嬰兒喂奶時,應注意正確的姿勢,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同時,喂奶后應及時拍嗝,幫助嬰兒排出胃部的氣體。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有任何關于嬰兒健康的問題,建議咨詢醫生或專業的醫療機構。
2025-04-22 14:21:30 -
嬰兒咽喉紅腫怎么辦
寶寶咽喉紅腫可能由上火或咽喉發炎感染引起,應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具體如下。 一、上火: 1.原因:可能是長時間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是體內水分補充不及時。 2.癥狀:會導致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大便干燥等情況。 3.治療:可遵醫囑服用去火藥物,如清火寶、清開靈顆粒等。治療期間可讓寶寶適當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增強自身抵抗力,抑制病情發展。 二、咽喉發炎感染: 1.原因:可能因受涼引起。 2.治療:首先要讓寶寶多喝水,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有消炎、抗病毒、清熱去火的作用。有條件的話還可帶寶寶去醫院做霧化吸入治療,這種局部用藥效果更好且無創,適合寶寶。同時要做好護理,及時增減衣物,預防寶寶受涼。 總之,當寶寶出現咽喉紅腫時,要明確原因,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做好日常護理。
2025-04-22 14:21:29 -
七個月寶寶五聯疫苗第三針能推遲多久打
五聯疫苗第三針可推遲,與寶寶身體狀況和當地防疫要求有關,適當推遲不會影響疫苗效果。若寶寶生病或居住地流行傳染病,需暫緩接種。推遲接種疫苗應按規定完成全程免疫,如有疑問可咨詢防疫部門或醫生。 五聯疫苗一般需要在寶寶2個月、3個月、4個月分別進行基礎免疫,18個月加強免疫。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寶寶無法按時接種第三針,可推遲接種,但不建議推遲太久。 如果寶寶有感冒、發燒、腹瀉等急性病,應暫緩接種疫苗,待癥狀緩解后再補種。如果寶寶有免疫缺陷、過敏等特殊情況,需要咨詢醫生,由醫生評估是否可以接種疫苗。 如果寶寶居住地出現傳染病流行,也可能會推遲接種疫苗,以避免寶寶在接種疫苗后感染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寶寶推遲接種疫苗,也應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種,以獲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如果家長對寶寶的疫苗接種有任何疑問,可咨詢當地防疫部門或醫生。
2025-04-22 1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