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衡,醫學博士,任中國兒童保健青年委員,湖南省兒科學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微量元素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兒童心血管會理事。
主攻方向:小兒心血管疾病,兒童保健。1997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博士學位。2007年到2008年在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進修學習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醫院介入中心培訓6月。2014年由醫院公派在美國克利夫蘭彩虹兒童醫院進修學習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進修學習一年。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20年。發表科研論文十余篇,參編專著3部,參加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各多項。
-
嬰兒老是打噴嚏怎么辦啊
寶寶一直打噴嚏,可通過一般治療與藥物治療來緩解。一直打噴嚏主要源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過敏性鼻炎。具體如下: 一、一般治療: 1.家長可幫寶寶熱敷鼻部,減輕鼻部不適,同時注意保暖,不能隨意脫衣以免加重癥狀,阻礙病情恢復。 2.要為寶寶補充水分,促進機體循環,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若是過敏性鼻炎導致,應查找過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觸,打噴嚏伴流鼻涕癥狀時,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寶寶鼻腔。 二、藥物治療: 1.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遵醫囑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緩解癥狀。 2.若是過敏性鼻炎造成,可通過氯雷他定糖漿、鹽酸左西替利嗪顆粒等進行抗過敏治療,并及時遠離致敏環境。 寶寶打噴嚏期間,建議不要帶其到粉塵多的地方,注意保證飲食清淡不刺激,日常注意保暖。若癥狀較嚴重且長時間未緩解,建議及時就醫處理或調整治療方案,以免延誤治療。
2025-04-22 14:21:41 -
嬰兒什么時候不用拍嗝
嬰兒拍嗝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通常4-6個月大后可不用拍嗝,但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如嬰兒發育、喂奶方式等。喂奶后應將嬰兒豎著抱,空心掌輕拍后背幫助排氣,若入睡可右側臥。如有疑問,可咨詢醫生或育兒顧問。 通常情況下,嬰兒在4個月到6個月大之后,就可以不用拍嗝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嬰兒的發育情況都有所不同,有些嬰兒可能在6個月后仍然需要偶爾拍嗝,而有些嬰兒則可能在3個月左右就不再需要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喂奶后,應該將嬰兒豎著抱起來,讓其頭部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用空心掌輕輕拍打嬰兒的后背,幫助排出胃部的空氣,預防吐奶。如果嬰兒在吃奶后很快就入睡了,也可以先讓其右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 總之,每個嬰兒的情況都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拍嗝,以及拍嗝的頻率和方式。如果家長對嬰兒的喂養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生或專業的育兒顧問。
2025-04-22 14:21:40 -
嬰兒呼吸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嬰兒呼吸急促的標準為:<2個月的嬰兒呼吸次數≥60次/分,2-12個月的嬰兒呼吸次數≥50次/分。但這只是大致的參考范圍,實際情況可能因個體差異、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如有疑慮,最好咨詢醫生。 一般情況下,嬰兒呼吸次數為40-50次/分。如果<2個月的嬰兒呼吸次數≥60次/分,2-12個月的嬰兒呼吸次數≥50次/分,即可判斷為呼吸急促。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范圍,實際情況可能因個體差異、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如果嬰兒出現呼吸急促或其他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以便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對于嬰兒的呼吸情況,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嬰兒的胸廓起伏、呼吸節律、呼吸深度等方面來初步判斷。同時,要保持嬰兒的呼吸道通暢,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如果對嬰兒的呼吸情況有任何疑慮,最好咨詢醫生的意見。
2025-04-22 14:21:38 -
小孩夜哭是什么原因
小孩夜哭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晚上餓:如果小孩夜哭,很可能是因為晚上睡覺前吃得過少,致使在夜里產生饑餓感,這屬于正常生理現象。此時,需要及時給小孩喂奶,其哭鬧癥狀通常會自然得到改善。 二、睡姿不當:小孩晚上睡覺時若姿勢不佳,有可能壓迫到手臂,進而引發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手麻現象,從而引起哭鬧。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對局部進行按摩來緩解。 三、體內缺乏鈣元素:若小孩平時有挑食的習慣,就可能導致體內缺乏鈣元素,進而使血液中的離子鈣讓神經興奮性增高,致使寶寶容易出現驚醒易哭鬧的情況。此時可遵醫囑,通過服用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或者碳酸鈣顆粒等藥物進行調理。 此外,還有可能是胃腸不舒服導致的,可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小孩夜哭的原因多樣,包括晚上餓、睡姿不當、體內缺乏鈣元素等,還可能有胃腸不舒服等其他因素,需要仔細觀察和分析,以便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2025-04-22 14:21:37 -
嬰兒嗆奶什么原因
一般來說,嬰兒嗆奶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導致: 一、喂奶速度過快:因為嬰兒的各個器官發育尚不成熟,其吞咽功能相對較弱。1.若喂奶時使用的奶瓶口過大,或者乳汁分泌過多,就會使嬰兒來不及吞咽,進而出現嗆奶現象。2.在平時喂奶過程中,應依據寶寶的吞咽次數來合理增減喂奶量。 二、喂奶量過多:如果一次性喂奶量過大,致使寶寶來不及吞咽,就會引發嗆奶癥狀。這種情況下需要適當減少喂奶量,通常可得以緩解。 三、喂奶姿勢不正確:例如采取仰臥等一些姿勢喂奶,當身體有晃動時,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嗆咳癥狀。在平時喂奶時,家長應改變喂奶姿勢。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原因外,還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肺炎、先天性會厭過小、唇腭裂、唐氏綜合征等引起。若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嬰兒嗆奶的原因包括喂奶速度、喂奶量、喂奶姿勢等問題,也可能有其他疾病因素,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和處理。
2025-04-22 1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