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偉華,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200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2-2014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留學美國西奈山醫院,2009年香港廣華醫院微創中心進行腹腔鏡及經肛門內鏡顯微手術(TEM)培訓。
2018年中華醫學會結直腸學組首批TaTME(經肛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結構化培訓并作為后續培訓教學講師 2019年湘雅醫學情景模擬教學師資培訓。 2018-2019年歐洲盆底學會level-I、level-II培訓。
ELSA亞太內鏡腹腔鏡外科終身會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肛腸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胃腸外科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腫瘤風險評估與系統干預專業委員會委員、吳階平基金會炎性腸病聯盟委員、PMOC委員。
展開-
痔瘡手術后水腫多長時間可以消
痔瘡手術后水腫一般在一周左右能夠消失。 痔瘡手術屬于有創操作,對于直腸以及肛門部位會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術后出現水腫現象也比較正常,一般術后護理得當的情況下經過一周左右是可以消腫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恢復的速度也存在差異,以具體情況為準。 如果術后護理不當,患處出現感染現象,則局部水腫持續時間比較長,癥狀更加嚴重。
2025-04-01 13:26:28 -
肛周膿腫形成是怎么造成的
肛周膿腫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肛隱窩感染,炎性物質會沿著肛腺和淋巴引流方向擴散,隨后進入肛管直腸周圍間隙形成膿腫;部分肛周膿腫的患者繼發于克羅恩病,此時會出現腹部疼痛、腹瀉和體重下降等癥狀;也可能是繼發于腸結核,患者會有發燒、盜汗和腹痛等癥狀;不排除與艾滋病和惡性腫瘤有關。患者應積極去醫院肛腸科就診,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肛門衛生,按時排便。
2025-04-01 13:26:28 -
肛門下墜總想大便的原因是什么
肛門下墜總想大便可能是由于痔瘡、肛裂、直腸炎等原因導致。 若患者存在痔瘡,在肛周靜脈回流受阻的情況下,痔核體積會逐漸增大,此時肛門口神經便會受增大的痔核刺激從而出現總是想排便的感覺,同時還會伴有肛門下墜感。若患者存在直腸炎,在炎癥的侵犯下腸蠕動速度便會增快,因此會出現總想排便的情況,并且炎癥刺激肛周時,患者可有明顯肛門墜脹的現象。
2025-04-01 13:26:28 -
肛瘺手術后多長時間能大便
一般患者在肛瘺手術后第二天就能排便。 肛瘺手術后患者多伴有直腸肛門黏膜損傷的現象,術后過早排便可能會影響到傷口愈合。正常情況下,在手術后第二天即可正常排便。少數肛門疼痛劇烈者,也可選擇在術后3天左右再排便。 肛瘺術后患者需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進食后半小時左右適當走動,促進胃腸道蠕動。術后要多喝溫開水,預防便秘發生。
2025-04-01 13:26:28 -
肛門旁邊有好幾個包包是怎么回事
肛門旁邊有好幾個包包多是因痔瘡、肛周濕疹、肛周膿腫等原因導致的。 患者長期排便時用力過猛,可導致肛周靜脈叢出現充血水腫的情況,引起機體出現痔瘡,可在皮膚上呈現包塊的樣子;若患者肛門處肌膚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可導致局部肌膚出現慢性、炎癥性改變,形成濕疹,局部可出現丘疹、紅腫、瘙癢、疼痛等癥狀;若患者肛周遭受病原體感染,炎癥刺激局部產生膿性分泌物,堆積在肛管內,可出現肛周膿腫,局部皮膚表面可觸及。
2025-04-01 1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