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武,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于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學位,后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長期從事多種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目前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關節與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委,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北京風濕病學分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北京風濕病學分會常委。另外還擔任國家863計劃審評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專家,北京市及西城區勞動鑒定專家。自1988年7月以來,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長期從事多種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獨立完成了多次疑難和危重病例的診治和搶救。對痛風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類風濕關節炎及痛風關節炎等疾病的臨床和發病機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來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患者熱情周到,每年都能夠帶領住院醫生及進修醫生出色完成任務。無論在科室還是在外地講學或在國外工作期間均受到同行好評。在擔負繁重臨床工作的同時,張學武教授間斷在實驗室從事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相關的實驗研究,獨立指導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項目的申報、落實等工作。在SCI和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種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張學武教授多年來還擔負著北京大學醫學部大學本科、本碩連讀的研究生及八年制博士生的教學工作,包括大課的講解、臨床見習、生產實習的輔導,每年出色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另外,多年來長期擔負臨床進修醫師的培養工作,以及參與大內科疑難病例討論、會診及聯合學術交流等。近年來,張學武教授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宣傳和講解多種常見風濕病的癥狀及診治,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受到廣泛好評。同時還常在報刊上發表與風濕病相關的科普文章,解答患者感興趣的問題。多年來本人多次參加亞太地區、全國和北京市風濕病學的各種學術會議,并多次在會上發言交流,受到好評。
展開-
無肌病性皮肌炎會發展成皮肌炎嗎
無肌病性皮肌炎可能會發展成皮肌炎,其原因包括病情進展、治療不當等。 1.病情進展 無肌病性皮肌炎患者的皮膚癥狀可能會逐步加重,同時出現肌肉無力、疼痛等癥狀。 2.治療不當 如果無肌病性皮肌炎患者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或者治療不規范,炎癥可能會擴散到肌肉,導致皮肌炎的發生。 此外,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暴露于某些藥物或環境因素,可能觸發無肌病性皮肌炎向皮肌炎的轉變。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無肌病性皮肌炎都會發展成皮肌炎。大多數患者的病情會保持穩定或逐步改善。
2025-04-01 19:57:03 -
成人斯蒂爾病的護理標準是什么
成人斯蒂爾病的護理標準包括飲食護理、皮膚護理、關節護理等。 1.飲食護理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鼓勵患者多喝水,以補充水分和促進毒素排泄。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抽煙喝酒。 2.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勤換內衣,避免搔抓皮膚,防止引起感染。 皮疹處避免使用刺激性藥物,如熱水燙洗、肥皂水清洗等。 3.關節護理 協助患者保持關節功能位,避免關節畸形。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負重。緩解期可適當進行關節功能鍛煉,如屈伸、旋轉等運動。
2025-04-01 19:57:02 -
雷諾氏綜合癥癥狀
雷諾氏綜合癥的癥狀有很多,主要分為缺血期癥狀、缺氧期癥狀和充血期癥狀。 1.缺血期癥狀 好發于手指、足趾等部位,通常可伴隨發作性的蒼白、僵冷,并伴有出汗、麻木和疼痛。這些癥狀一般多呈對稱性,從指尖開始向手掌發展,但很少超過手腕。 2.缺氧期癥狀 受累部位繼續缺血,毛細血管擴張、淤血,皮膚呈現紫色,皮溫降低,疼痛加劇。此時自覺癥狀一般較輕。 3.充血期癥狀 通常在保暖以后自動發生,血管痙攣解除,動脈充血,皮膚潮紅,皮溫回升。但也可能伴有刺痛、腫脹及輕度搏動性疼痛。
2025-04-01 19:57:02 -
白塞氏綜合征不治療會怎么樣
白塞氏綜合征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反復發作的潰瘍、多系統損害、并發癥風險增加等后果。 1.反復發作的潰瘍 患者可伴隨反復性的口腔黏膜潰瘍、生殖器潰瘍,這不僅會帶來疼痛不適,還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 2.多系統損害 白塞氏綜合征可累及皮膚、眼睛、消化道、神經系統等多個系統,不治療可能導致皮膚結節、視力下降、消化道潰瘍、神經系統病變等嚴重后果。 3.并發癥風險增加 未接受治療的白塞氏綜合征患者,更易發生血管炎、關節炎等并發癥,導致關節損害、血管狹窄或閉塞等問題。
2025-04-01 19:56:59 -
白塞氏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白塞氏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有局部治療、全身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局部治療 白塞氏綜合征引起口腔潰瘍時,可遵醫囑局部使用冰硼散、錫類散等藥物,生殖器潰瘍可以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以起到抗炎作用。 2.全身藥物治療 包括免疫抑制劑、免疫調節劑、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免疫調節劑如轉移因子、胸腺素等,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但是藥物需要遵醫囑進行使用。 3.手術治療 對于嚴重的血管、神經、消化等系統病變,可考慮手術治療。
2025-04-01 1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