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眼與全身疾病的綜合診治,如甲狀腺相關眼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等,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內障的手術治療、青光眼的診段與手術治療。
向 Ta 提問
1992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本科,1999年中山大學眼科學碩士畢業,2007年中山大學眼科學博士畢業。意大利米蘭大學附屬FondazioneCàGranda醫院 Graves' Orbitopathy Center(EUGOGO成員之一)訪問學者,廣東眼科醫師協會白內障學組委員,廣東省視光學學會視力保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視光學學會白內障復明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專家庫專家,臨床上主要擅長甲狀腺相關眼病的診治、白內障的手術治療、青光眼的診斷與手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治等等。研究內容主要有甲狀腺相關眼病高眼壓的形成機制探討、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機理的研究、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診斷、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手術治療等。曾主持與作為主要參與者開展多項省級以上科研基金項目。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衛生廳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作為主要成員獲得2007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以第一作者及主要參與者發表Sci論文及核心期刊論文二十余篇。
展開-
麥粒腫多久能自愈
麥粒腫的自愈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但一般來說,其自愈的時間范圍大致在1到3周。 麥粒腫是一種常見的眼部感染,由細菌感染引起,通常會導致眼瞼上的腺體感染和炎癥,形成紅、腫、痛的小腫塊。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患者的抵抗力較強,且細菌毒力較弱,麥粒腫可能會自行破裂并排出膿液,然后逐步消失。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到2周的時間,但具體時間還取決于患者的身體狀況、免疫力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 然而,如果細菌毒力較強,或者患者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如兒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麥粒腫可能無法自愈,甚至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感染。此時,需要及時就醫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以加快身體康復。
2025-04-09 12:42:30 -
眼窩凹陷怎么回事兒
眼窩凹陷是一種常見的眼部問題,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自然衰老、消瘦、眶隔脂肪減少、疾病等。 1.自然衰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逐步減少,導致皮膚失去彈性,眼窩逐步凹陷。 2.消瘦 體重下降或營養不良可能導致皮下脂肪減少,從而使眼窩看起來凹陷。 3.眶隔脂肪減少 眶隔是眼眶內的一層纖維膜,其中的脂肪組織可以支撐眼窩。眶隔脂肪減少或脫垂可能導致眼窩凹陷。 4.疾病 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馬凡綜合征等,可能影響眼部組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眼窩凹陷。 在考慮治療之前,建議積極就醫咨詢專業醫生,了解自己的眼部狀況和適合的治療方案。
2025-04-09 12:41:49 -
白內障如何治療效果比較好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通常會導致視力逐步模糊,如何治療效果好難以明確,可以采取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等措施處理。 1.白內障超聲乳化術 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手術方法,通過使用超聲乳化儀將混濁的晶狀體乳化并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狀體。這種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適用于大多數白內障患者。 2.白內障囊外摘除術 該手術通過較大的切口將混濁的晶狀體摘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狀體。這種手術適用于晶狀體硬核或晶狀體脫位等情況。 如果白內障已經嚴重影響視力,手術是恢復視力的有效方法。此外,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白內障,有利于保護視力。
2025-04-09 12:41:12 -
右眼跳是什么征兆
右眼跳可能是眼部疲勞或緊張、缺乏睡眠、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神經系統問題等征兆。 1.眼部疲勞或緊張 長期使用電腦、手機或閱讀,以及壓力、焦慮等情緒因素,都可能導致眼部肌肉疲勞或緊張,從而引起右眼跳。 2.缺乏睡眠 睡眠不足或質量不好,可能影響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表現為右眼跳。 3.屈光不正 近視、遠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問題,可能導致眼睛疲勞和不適,進而引發右眼跳。 4.眼部疾病 某些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結膜炎、青光眼等,也可能引起眼部肌肉抽搐,造成右眼跳。 5.神經系統問題 面部神經或三叉神經受損、腦部疾病等神經系統問題,可能導致右眼跳。
2025-04-09 12:40:41 -
左眼眼袋處老跳要怎么治療
左眼眼袋處老跳可能的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和放松、熱敷、按摩、避免刺激等。 1.休息和放松 確保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用眼和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定期休息,放松眼部肌肉。 2.熱敷 用熱毛巾或熱水袋輕輕敷在左眼眼袋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數次。熱敷可以緩解肌肉緊張。 3.按摩 輕輕按摩左眼眼袋處的肌肉,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方向進行,以促進血液循環。 4.避免刺激 避免吸煙、飲酒和攝入過多咖啡因,由于這些因素可能加重眼瞼痙攣。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長時間或嚴重的左眼眼袋處老跳,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4-09 12:40:00